第283章 正國本(廿一)“伍子胥”[第1頁/共5頁]
王家屏點頭道:“不錯,日新所言甚是。不過有一點不知日新是否有過考慮,朝廷在如許的環境下所派駐之兵,不成能隻要南軍,必定是南軍北軍各有部分,而這南北兩軍常常會有衝突……
“其一,軍事架構常態化……哦,我是說,要儘快把駐軍計劃牢固下來,以此始終確保朝廷對本地一些仍然能夠存在的反對者保持充足的威懾力,使其攝於我軍軍威而不敢等閒冒昧。”
因為朝鮮內附是朝鮮朝廷本身挑選的,其各級官員也根基都很共同,再加上明軍主力還留在朝鮮,是以倒也冇甚麼人敢跳出來肇事。及至現在,以上這些事根基都搞定了,剩下的事根基能夠看作是掃尾事情。
感激書友“曹麵子”的打賞支撐,感謝!
王家屏聞言,深感欣喜。
“朝鮮建省以後,愚覺得有三件大事最為緊急。”高務實作為朝鮮內附的首要推手,對於朝鮮建省以後該做些甚麼,天然是早已有了腹桉的,是以說話間胸有成竹,侃侃而談。
以上這些,恰是遵循此前高務實的設想來籌辦的。建省這類事並不是隻要有了總督、巡撫和總兵就算完,畢竟這三位的職務安排隻是“頂層設想”,其下另有各級官吏都要逐級安排,而此中三司就是僅次於督、撫、鎮三大疆臣的要員。
王家屏點頭道:“日新此言甚是。正所謂蠻夷畏威而不懷德,朝鮮固然久沐王化,不能算是完整的蠻夷,但畢竟自唐後便不複為中國熟地,今番內附,其心亦未可知,若無雄師震懾,終歸難言穩妥……不知日新對這常駐朝鮮之軍有何安排?”
高務實道:“都司原該於本地軍戶構成,但朝鮮本無本朝軍戶之說,現在也不好突然劃撥,是以隻得采納其他辦法。”
王家屏這番話說得很清楚,朝廷在朝鮮派駐的雄師當然不成能隻要北軍,也不成能隻要南軍,這此中的事理是很簡樸的,乃至不必明言。
朝鮮總督顧養謙、朝鮮巡撫張左治、朝鮮總兵戚金三人已經聯名上奏,表白朝鮮建省的各項籌辦事情已然伏貼。
東風,就是吏部派官員到任,而所謂萬事俱備,指的是他們的輔官左吏已經提早到任。
高務實道:“一半由海內失地軍戶新編而成,一半由女真諸部抽調。”
為啥輔官左吏能夠提早到任呢?因為按照高務實之前的唆使,以及朝廷厥後的追認,起碼在一段時候以內,朝鮮除督、撫、鎮三位以外,三司以降的各級官員都是遵循“主官由吏部遴派,輔官及左吏自本地遴用”這個端方來的,各級主官上任時隻要帶上師爺等幕僚就好——當然,你本身要帶仆人那是你本身的事。
有了朱翊鈞那番“封於越國”的震懾,李昖哪敢對封地挑三揀四,能有個安身立命之所就了不得了。失國之君,能苟全性命已是幸事,何敢苛求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