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大明元輔 - 第283章 正國本(十八)除根

第283章 正國本(十八)除根[第1頁/共5頁]

錢夢皋笑了,先是打量了蕭財主一眼,繼而朝鐘兆鬥略一拱手,施施然道:“總憲、鐘科長,以二位對皇上的體味,會以為鄭皇貴妃經此一事便將一蹶不振嗎?”

正如錢夢皋的話剛纔打了鐘兆鬥一個措手不及普通,鐘兆鬥這番話也讓錢夢皋一時語塞。但他反應也很快,立即點頭道:“我看鐘科長將此事想得過於簡樸了。”

倒不是說這個路數能被戔戔錢夢皋反對,他何德何能敢否定“五經”之一的《春秋》?彆說他了,就算是六首狀元出身的高務實,現在頂實在學宗門的名號也不敢直接否定《春秋》的觀點,最多隻能就《春秋》寫一本讀後感,表示說大師之前讀此書時曲解了,實在人家《春秋》不是這個意義,而是啥啥啥……

如果說成祖那會兒已經太長遠了,那麼看看朱翊鈞的好弟弟朱翊鏐吧,這位潞王殿下才兩歲就封王了,但是二十三歲才就藩衛輝——朱元章的所謂祖製在這兒一點用都冇起。

這話實在有點打臉的意義,因為鐘兆鬥也好,趙誌皋也罷,他們師徒二人歸根結底還是心學派的人,而心學派向來是支撐朱常洛的。支撐皇後與皇嫡子母子的,那可一向都是實學派的人,乃至說得更切當一些,是實學派中的高務實一係。

隱公與桓公同為惠公之子,然皆非嫡妻所生,但是“桓母右媵”,為媵妾中職位最尊者,是以桓公貴於隱公。

鐘兆鬥微微挑眉,固然冇有說話,但誰都看得出他的意義:那你還說個屁?

以是總而言之,鐘兆鬥提出儘快迫使天子冊封朱常洵為王並要求其當即之國,從大明的風俗做法上來講並無題目。

試想,朱常洛是庶宗子,這一點無從竄改,那麼朱翊鈞這個做父皇的,要想讓朱常洵獲得對朱常洛的上風,或提及碼與朱常洛並駕齊驅,除了從《公羊傳》中提到的這一軌製來想體例,還能如何呢?

既然如此,那為何還說鐘兆鬥失算呢?實在是因為錢夢皋此次並不是要辯經,他是要談人道。

鐘兆鬥大搖其頭,道:“錢科長,你我皆非平常鄉民,這類話就不必拿來講了。太祖爺的確有如許一說,但是究竟上有多少藩王真是遵循如許的年限來履行冊封與就藩的呢?”

究竟上,“母以子貴”與“嫡庶之辨”,二者本就存在牴觸。妻妾嫡庶之辨本來是由婚姻締結的典禮而來,嫡庶的身份是牢固的,而“母以子貴”卻突破這項牢固身份尊卑的原則。

感激書友“曹麵子”的打賞支撐,感謝!

當然,在“民族國度”思惟構成以後,一些品德水準較高的人偶然候會僅僅出於對民族、對國度的虔誠而捨生忘死,這就是另一種慣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