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小侯爺(廿五)奪城[第1頁/共3頁]
想到這裡,高淵腦筋裡冒出兩個弟弟來,一個是高洛,一個是高演。
這兩個弟弟都不是嫡子——當然,高洛本來是[注:高淵並不曉得黑幕],但現在因為奉皇命被抱給了永寧長公主,那就不是了——不過這兩個弟弟彷彿是除了本身以外,目前最受父親正視的孩子。
高木三如許的新貴想不想建功?不建功的話,他們是不是永久都要比那些白叟矮上一頭?他們會不會想,你們這群白叟不就是仗著跟從侯爺的時候早點麼,我們可都是憑本領一刀一槍殺出來的,哪像你們就仰仗暮年那點功績吃一輩子!
他這半生給本身的定義究竟是甚麼?起碼從朝廷來看,或者說從皇上來看,他給本身身份的定義就是能臣。不管皇上想要武功還是武功,父親都是皇上可供挑選的最好王佐!
胡思亂想好久,高淵終究迷含混糊睡著了疇昔。
那麼轉頭看看,父親的勝利固然攤開來講很龐大,但簡而言之就是他總能建功。如許對比一下現在的南疆,環境又何嘗冇有幾分類似呢?
由此就構成了良性循環:每次碰到大事,必須讓父親去才氣處理——困難處理,父親獲得封賞,持續加強皇上對他的依靠心機——有人妒忌父親,詭計讒諂,皇上擔憂後續另有大事,不能冇有父親坐鎮,是以不允——公然又碰到大事,持續讓父親去處理。
總之,不管南疆現在究竟應當看作有多少派力量,但“總覽全篇”的破題必然是功績,是此次西征的功績。隻要本身能掌控好此次功績的分派權,就不信他們能不心動。隻要他們心動了,本身就有體例在此中擺佈撥弄,讓他們終究都不得不承認我這個南寧候應襲是能調擺他們的。
那麼,高演呢?應當也不至於,看父親目前這個意義,大抵是籌辦把日本送給他。不過這倒也能夠瞭解,畢竟成田姨娘是日本人,她的兒子去鎮守日本也算合適。隻是,這日本也該是我南疆的一部分吧?如果父親籌算讓日本自外於南疆,那……將來我可不承諾。
PS:昨晚被抓了壯丁,差未幾半夜纔回家。明天高強度存眷了一下哈以牴觸,被病院遇襲氣得夠嗆。這章先發,下半夜看看還能不能趕一章補欠,不過這個隻能說儘量,不好確保。
嗯,特彆完整,全部朝鮮都直接被乾到內附了。
至於外戚……嗬嗬,這都大明朝了,外戚甚麼報酬誰不曉得?最大的外戚也不過給你個宗人令,賜個爵位還是不世襲的,起碼是推恩的。至於實權……永樂以降,哪位外戚拿到過實權?
宗親呢?宗親如果不建功,僅憑本身流著高家的血就想永久高統統人一頭,本身不會感覺心虛嗎?想想看大明的王爺們,建國初期多大的威風,兩代人以後又是甚麼德行?除了有個名義上極高的職位,一輩子就被圈養在一座王府裡當豬養著,連天子的麵都見不著,更彆提甚麼實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