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幸南京(四)南京守備太監[第1頁/共5頁]
高務實在偏殿稍候,心中幾次考慮著麵見朱翊鈞時要說的每一句話,乃至如何歸納每一個神態。他曉得,現在的天子早已成熟,其決定常常包含深意——就像孔廟事件普通。
高務實悄悄挑眉,剛要發問,卻不想這位南京守備寺人俄然拱手道:“奴婢另有要事稟報皇爺,今番就先不叨擾國公爺了,待異日得空,再去春和宮道歉。”
拜見孝陵本身天然有其嚴峻政治意涵,但要說僅僅隻為做個秀就跑一趟南京,還要為此破鈔巨資,又是整修孝陵,又是補葺皇宮……這就彷彿有點過了。以是,高務實一向思疑朱翊鈞是要趁機對南京宦海停止一些措置。現在的題目是,天子究竟想做甚麼措置?
走出乾清宮,高務實昂首看了看夜色,隻覺天上輕雲蔽月,東風乍暖還寒。他正有些神思不屬,忽見得麵前一亮,正待細看,便聽得一記驚雷平空炸響。
貳內心明白,即將產生在南京的這場博弈,現在才方纔開端。固然統統都還覆蓋在深深的霧氣當中,但不久以後便會初現端倪,而本身要做的便是謹慎察看,謹慎安插,不到弄清本相的一刻,毫不能隨便脫手。
這位內官長年在南京皇宮當差,天然見過有人穿文官一品大紅紵絲常服,也見過有人頭戴“八梁冠”,但是能將這衣、冠搭配在一起穿戴的,大明億兆臣民當中卻有且獨一高務實一人。
高務實總感覺他剛纔這句話說對勁有所指,彷彿話裡有話,不由笑道:“氣候再是多變,畢竟是大明的江南。晴,吾愛之;雨,吾亦愛之。”
你道為何?因為南京也有一套六部班子,又常常是“養老”的閒差,此中資格深厚卻因故不能持續留在北京而被打發來南京的一品文官老是隔三差五會呈現的,但他們頭上的梁冠卻隻要七梁,毫不成能是八梁。
朱翊鈞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讚美。他曉得高務實這是在為本身這個天子考慮,不想讓此事給本身帶來任何費事。他悄悄歎了口氣,然後說道:“靖國公,你的忠心朕是曉得的。不過,朕讓你居於春和宮,也有朕的考慮。
在這類環境下,二人固然談不上存亡大敵,但在政治態度上恐怕也冇有多少轉圜的餘地。現在竟然要同住春和宮西偏殿,即使那春和宮確切夠大,西偏殿也實在不小,但這類環境實在是讓人哭笑不得。
你身為元輔,又兼為計相,可謂日理萬機。朕這般安排,也是但願你能有一個溫馨的歇息之所,不必每日宮裡宮外兩端跑,平白遲誤很多時候,如此也能更好地幫手朕。”
因為之前的國公們,特彆是在在南京的國公如魏國公,他也戴八梁冠,可他是作為武臣,穿的是武臣形製的大紅紵絲常服,與高務實分歧。彆的,即便當今魏國公也冇撈到一件坐蟒袍賜服,而隻要行蟒,這不同就更較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