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大明元輔 - 第323章 歙縣逃犯(上)

第323章 歙縣逃犯(上)[第2頁/共3頁]

先一開端離得遠,大夥全當作了大紅蟒服,待高務實走近了些,才發明那龍頭之上繡著彎彎的牛角——本來是鬥牛服。

梁縣尊先前也是一怔,然後立即笑嗬嗬地上前,大聲道:“高龍文服龍文,既書龍文,何必鞭影。”

這一對,如果單以春聯吵嘴而言,實在普通,因為按理說龍對鳳纔是正理。但因為這一對限定太大,梁梧把高務實直接點名,高務實隻能以他的名或字來迴應,這就限死了對句——梁梧字青桐——因而龍與鳳必定冇法正對,隻好擺在背麵,拿鳳蹤來對鞭影。

梁梧稱高務實為“高龍文”,是因為高務實以《龍文鞭影》享譽京畿士林,以是“高龍文”是個尊稱。他的全對意義也不難瞭解,不過是說你高龍文身上穿戴也是龍文(鬥牛服),既然有寫《龍文鞭影》的本領,又何必必要甚麼“鞭影”?

梁梧與高務實這一對高低聯,提及來隻是相互吹噓:

明顯,這類環境下當然是越低調越好,古往今來,誰告假回家辦事還要大張旗鼓的?你是放著合法差事不辦,卻請了假措置私事啊!

可飛魚、鬥牛如果呈現在文官身上,那就不得了了,錯非是立下大功,或者極得聖眷,不然根基不成能。

本來安肅縣本地耆老鄉紳對於這位年幼的太子伴讀並不當回事,但見梁縣尊一見他便出了一對,而他隻是略微驚奇,立即便對答出來,並且應情應景,這才紛繁暗道:難怪人家這點年紀便能做得太子伴讀,原覺得隻是不知真假的寫了一本《龍文鞭影》,誰料還真是個神童!

可鬥牛服也不得了,這飛魚服也好,鬥牛服也罷,都得看破在甚麼人身上。如果個宮中內侍穿戴,那無所謂,隻申明這個寺人在宮裡混得還拚集,偶然候禦膳房的某位小寺人服侍得好,也能夠被賞一件飛魚。

“小子不過回籍備考,路過師兄治地,本就擔憂叨擾師兄清淨,師兄怎的還這般……勞動諸位賢能,真是愧煞小子也。”高務實固然心中不喜,場麵話卻毫不肯落了後,是以不等梁梧開口,便朝來迎他的鄉縉紳老作了個四方揖,以示告罪。

但梁縣尊這麼一搞,就過分了,這是恐怕不敷高調啊!

不過,也是可巧,高務實為了製止某些費事,明天還真穿了鬥牛服在身。

彆的,這些人畢竟是他自家的仆人,他作為少爺,想帶就帶了,彆人也不好拿這個來講事。

如果武官就更無所謂了,彆說錦衣衛個個都穿飛魚,就算某些守備、參將,隻要立下軍功,朝廷又不想封賞你其他東西,也能夠賜個飛魚、鬥牛之類的,權當是個名譽。

言下之意,就是以你如許的才調,穿龍文恰好合適,意指高務實將來必為大官,以是此次回籍測驗不太輕而易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