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大明元輔 - 第327章 捉拿訟棍(上)

第327章 捉拿訟棍(上)[第2頁/共3頁]

但不管是告禦狀還是上訪,總之這類事情,古往今來都是處所官最為深惡痛絕的征象,而做這類事的人,也毫不例外被處所官視之為刁民。

兩人笑完以後,梁縣尊持續先容環境:恰是因為徽州本地大量的訴訟,讓徽州盛產精通法律條則的狀師、訟師,打起官司來唇槍舌劍,在訴狀上常常相互攻伐,出色紛呈。乃至於每一任徽州主官,都感覺“你們是本官帶過最刁的一屆刁民”,對此頭疼萬分,以難治而聞名。

中國的老百姓向來都有迴避打官司的偏向,以為打官司非論有理在理,總之都是醜事,而愛打官司的人,則會被當作“刁民”。而向來處所官考評,也老是以“涉官司少”作為一地民風是否渾厚的首要標準之一。

特彆是,徽州知府段朝宗俄然接到了他的下屬徽安按察使——全稱是整飭徽安等處九江衛所兵備按察使——的一封私信,該兵備在信中向他表示:有人把徽州人丁絲絹案悄悄上報給了京中某位閣老,該閣老固然冇有明白表態,但也表達了一個意向,大請安思是此案觸及稅製,該處所何故久未查實?

但此時帥嘉謨已經解纜北上,並不在歙縣境內,歙縣方麵找不到人,隻好答覆徽州府說被告失落。

可既然如此,那就毫不能答應阿誰叫帥嘉謨的訟棍持續上躥下跳,無事生非!

厥後他到了鎮上,因為盤口變小,他又勉強還算是個“有誌向”的年青乾部,倒也冇乾出甚麼天怒人怨的好事,以是他的大眾事情僅限於調劑了幾次鄉民之間的個人膠葛,並冇有鬨到大眾上訪那般嚴峻。

但是徽州人的做派,就很不調和,倒是和後代美國人很類似,動輒興訟,有事冇事就喜好對簿公堂,時人描述為“事起渺怒,訟乃伸展”,並用了一個特彆精煉的詞來總結:健訟。

高務實聽梁梧先容到這裡的時候,忍不住笑出聲來。梁梧隻當他是笑話徽州人,也跟著賠笑。實在高務實還真不是嘲笑,他隻是俄然感覺好笑:本來我大明竟然另有這麼一個頗具法治精力的處所?

這裡趁便提一句,徽州府正巧是新安衛的衛所駐地,以是兵備道管他們理所當然,並且兵備道本身也是文官。

隻是,此前的阿誰身分仍然存在:如果遵循帥嘉謨的發起來辦,徽州府屁好處都撈不到不說,還一下子獲咎六個縣,乃至有能夠激起民變。

是以,他對於上訪這件事,還算看得開,起碼會看一看到底出了甚麼事再說,而不是二話不說先拿人——危急公關實在也是一個優良秘書所要做的功課。

不過,既然鬨得都有閣老存眷了,那這件事就不好持續拖著不辦了,得設法措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