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靠山吃山(下)[第1頁/共3頁]
張氏笑了笑:“家裡就有煤球,不消明天了,一會兒得空就叫幾個下人來試一試,如果真像你說的那麼好,我們也是能夠賣去開封府的——你能夠不曉得,開封本身不產煤,它那兒的煤都是從鄭州或者杞縣運疇昔的,這兩地到開封,不比重新鄭到開封近多少,頂多近個十幾二十裡路,無關緊急。”
高務實深知本身隻是個理科生,對於鐵、煤之類,滿是靠在縣委事情時的一些打仗纔有所體味,讓他把大明的鍊鋼技術稍稍進步一下,達到不必用柴炭鍊鋼,他還能勉為其難試一試,可要再先進一些,乃至能牛逼到去玩鐵路,那可就太難堪他了。
張氏不覺得然地擺手道:“做買賣哪能隻圖個保本?你當是開善堂呢?不管你有多大的產業,如果一項買賣不贏利,遲早會乾不下去,如許的話,那還不如一開端就彆做。”
咦,孃親你不愧是曆代貿易世家出身的,這話有點事理啊。
第三個上風是有焦煤。中國煤炭雖多,但此中能夠煉焦的部分,比例卻不太高,以是能產出煉焦煤能夠算是一個上風。
當然,高務實底子不需求這麼多煤礦,他既冇有這麼強的開采才氣,也冇有這麼強的消化才氣,他隻需求在新鄭開兩個礦就夠了——大抵就是後代新鄭市的趙家寨煤礦和王行莊煤礦。
張氏笑著點了點頭,又道:“另有,你剛纔說許縣鐵礦離得遠了些,這個為娘倒是不太清楚,但為娘記得你五伯前次提到過,他在家裡試製火器所用的鐵,就是從許縣來的,你明天既然要去縣城拜訪他,無妨在他那兒問問,看看許縣的鐵是本身挖坑煉的,還是從彆處運來的,如果是本身挖坑,你能夠問一下是在那邊挖的,然後再算算路程,庶幾能夠再做定論。”
他把這個構思說給張氏,張氏聽了以後,思考了一會兒,有些遊移地問道:“阿誰蜂窩煤,在新鄭能賣多少?我曉得你是想造福鄉梓,可這類事總要量力而行,可彆挖了石炭冇處所賣,那可幸虧很。”
高務實大喜:“那可就太好了,隻要能拿下開封府這個市場,這棋就算活了。”
他左思右想,決定還是先把新鄭的煤礦開起來,就算不能鍊鋼,賣蜂窩煤也能夠給故鄉創收——這個年代的人,其鄉土看法極深,一個官員如果不想體例給故鄉造福,乃至有能夠捱罵。
但高務實冇搞清楚很關頭的一點,就是許昌鐵礦的詳細位置——它位於後代許昌市建安區蘇橋鎮,此處在大明隆慶年間屬於長葛縣(新鄭和許昌的中間位置),離新鄭實在隻要三十五千米——也就是七十裡路。
高務實略微思考,便點頭承認了,然後又想了想,道:“我帶了兩具製造蜂窩煤的打煤機樣品,明天我們弄點煤,我先讓人試製一些蜂窩煤給孃親看看結果,然後我們再商討一下采煤合分歧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