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大明元輔 - 第349章 母子談商(下)

第349章 母子談商(下)[第1頁/共3頁]

高務實眨了眨眼:“河南衛所也有很多,他們也老是要換裝的,哪怕數量不如邊軍龐大,但贍養我在新鄭的鍊鋼廠卻也不難,並且……河南衛所歸北京的五軍都督府統領,成國公、英國公他們不會不先考慮我的買賣。”

“李道隆。”張氏說道:“算起來,他和你大舅還是同年,不過據為娘所知,他是徐華亭的弟子,隻怕……”

張氏想了想,道:“考卷終究都是要公開的,隻要你文章經得起考慮,想必李宗師也不敢肆意妄為……何況,正如你所言,徐華亭本身都被海筆架給整得灰頭土臉,他的弟子後輩現在應當不太能夠跳出來和你三伯作對。”

因為實際上來講,一省生員全都是學道拔取的,學道的職位當然高貴,喊一聲“宗師”萬無不成。

高務實下認識皺了皺眉,道:“華亭公眼下是泥菩薩過河本身難保,這位李宗師應當不會在這類事情上亂開打趣吧?”

高務實笑道:“這是天然,孃親勿慮。”

比方在《杜騙新書》中的《詐學道書報好夢》阿誰故事中,事件的啟事是“福建鄉科”,牽涉到一個固然冇有出場、卻又非常首要的人物,就是所謂的“沈宗師”,這位沈宗師也就是提督學道。

冇體例,吃獨食的人,總會死得很丟臉——千夫所指,無疾而終嘛。

“好教孃親曉得,兒子早有防備。”高務實因而又將天子聖諭以及諸勳貴所持乾股等環境一一奉告。

張氏聽完,這才放了心,欣喜隧道:“吾兒早慧,此生繁華無窮矣,異日你弟妹年長,你也須很多多幫襯提攜。”

高務實略有些躊躇,不曉得該不該解釋清楚,想了想才道:“鐵當然好煉好賣,卻也正因為易成,難以賣出高價,不似精鋼,能煉成者少,代價高企。兒子久在三伯身邊,深知三伯早對國朝軍威不振感到不滿,故意強化,此前兒子也曾奉旨觀政宣大防務,邊軍軍器大多不堪一用,已到了不得不加強的境地,特彆是火器換裝,已是勢在必行。”

“李道隆?”高務實想了想,這名字冇有印象啊。

張氏點了點頭,道:“也好,正巧三個月前你大舅來河南主持過鄉試,應當與李道隆有過交換,要不你給你大舅去信問一問這小我,也好有個計算。”

張氏想了想,又道:“既然吾兒於買賣一道有此天縱之才,你那鍊鋼的事,為娘倒不能等閒視之了。不過有一點為娘不是很瞭解:鍊鋼當然贏利,但那鋼何其難煉,投入龐大不說,即便煉成產出,幾近也隻要充作軍器一途,頗不好賣,為何不先鍊鐵?鐵的用處遠比鋼來得廣,不管如何也不至於滯銷。”

張氏聞絃歌而知雅意,會心腸址了點頭:“本來是這麼回事……若朝廷有此心,鍊鋼倒也能夠。”她想了想,俄然笑道:“就算隻要宣大三鎮換裝,也夠你賺得盆滿缽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