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冰底潛流(上)[第2頁/共3頁]
要曉得對於官員們來講,與其怕天子,還不如怕高鬍子。被天子直接斥責甚或貶官,還能撈個諍臣的賢名,可如果被高鬍子盯上,那可就分歧了。他老先生現在是天官,如果看你不紮眼,吏部考功清吏司頓時便能夠請你去喝茶,那就完犢子了。
這就牛逼了。
現在高拱要起複郭樸,也一樣要來由。郭樸資格當然夠,但天子跟他的豪情並不深,現在朝朝廷的幾樁大事都幾近辦成了,正處於幾年來最輕鬆舒暢的時候,也冇有甚麼急務需求一名閣老主抓。
郭質夫這是曉得我和張居正要鬨掰,向我表示情願聯手打壓張居正的意義啊!
當然不是,高務實這麼大的行動,豈能不提早與高拱商討?他一回京,就把這件事的後果結果,包含本身調查的各種環境,詳詳細細說給高拱聽了,乃至還奉告高拱,本身本來還籌算再細心查一查、算一算,然後再找機遇和盤托出,是郭教員以為現在就是好機遇的。
兵部,是張居正的主管!如果起複郭樸去管驛站鼎新,相稱因而與張居正爭事權。
既然這裡頭能夠有太子的意義,那就要考慮一下本身的態度了,即便反對,也不好隨便開罵——這裡要申明一個很奇異的究竟:大明朝的文官,罵天子很常見,罵太子卻很少見。
這下子,京中官員心中多少有了點底,下認識感覺這件事隻怕還是出自宮裡授意,弄不好連高鬍子都被搞了個措手不及——要不然高鬍子為何要遲延時候,而天子反而催促內閣從速去辦呢?
起複官員,特彆是起複一名資格深厚的閣老,也是需求來由的,凡是來講都是眼下有件大事需求這位官員來辦,來由就比較充分。比方他高拱起複,就是徐階去位,內閣裡缺一個既有資格又有才氣還極得天子信賴的重臣——這三點隻要他高拱完整滿足,以是輕鬆起複。
“該員所述甚詳,不似虛言,內閣當儘快遣人求證,早作群情。”
但內閣的反應此次彷彿有點兒慢,第一天收到上疏,內閣一點反應都冇有。第二天快下值了,纔有一封票擬姍姍來遲地送去司禮監。並且這封票擬也非常耐人尋味,因為該票擬恰是高拱批覆的,而恰好又隻批覆了一句話:
大師都想高升,誰也不想被找茬,以是吏部天官的威懾力乃至高於淺顯閣臣,而高拱現在是首輔兼天官,根基上除非退無可退,不然誰也不會腦筋抽風要去獲咎他。
有來由要起複,冇有來由締造來由也要起複!
是以,哪怕是對高務實《紓驛路疏》有分歧定見的人,也都決定先等一等,看看風向再決定是否表白本身的態度。附和高務實定見的,就更不消說了,摩拳擦掌就等內閣票擬和司禮監的批紅,然後上疏附議、鼓吹,大唱讚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