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歸途考察[第2頁/共3頁]
左江東流至龍州,龍州至上金段又稱麗江。流經江州,又有一大支流黑水河從左邊彙入。主河道流至南寧彙入鬱江田州段右江,乃是傳統上鬱江河段和鬱江邕江段的起點。
不過,高務實估計黃芷汀手頭能夠真的一定有多少現銀,畢竟土司之窮是連朝廷都曉得的,他們是典範的有人力、有物力,就是冇財力。
實在高務實也是擔憂過甚了,左江主航道在後代都能跑大輪船,這年初的內河船隻哪有不能跑的?要曉得後代鼎新開放今後,常有貨輪將這邊的一些本地土特產品如龍鬚草、黃麻、紅麻、黃豆、紅瓜子等運往廣州及港、澳等地。隻能說他宿世對廣西的體味實在不敷。
不過一想到廣州港,他又開端頭疼本身在南邊的第一個造船廠到底建在哪好,廣州是華南第一大城,又是港口都會,明顯有人才和人力資本的上風;而欽州鄰近土司轄區,緊靠十萬大山,則必定會有質料方麵的上風……不好定啊。
高務實聽得一陣無語,合著土司管理的地區,治安反倒比朝廷流官管理的地區好。至於官軍能打土司,高務實內心清楚得很,那是因為官軍動不動就是幾萬打幾千,或者十多萬打一兩萬,這如果還打輸,土司非得變成後金不成。
能運巨木就好說了,那申明這條水路能夠一向操縱起來,因為左江和明江也是相通的,這意味著思明府、思明州都能夠通過明江向左江航道停止水上商路連接。
不過這些都不是高務實現在體貼的事,對於廣西土司的題目,他已經有了一攬子處理計劃,並且是一舉多得的處理計劃,這類時候再去斤斤計算某個府、某個州甚麼的,不但毫偶然義,並且多此一舉。
自從到了南邊,他發明走水驛比走馬驛可真是舒暢多了,隻要不暈船就行,可謂是又快又穩又輕鬆,以是現在凡是能走水驛的處所,他都是果斷不走馬驛的。
按照他向船老邁的探聽,左江明顯是西江水繫上遊支流鬱江的最大支流。其在更早之前稱斤南水、斤員水,發源於安南與廣西交界的枯隆山。上遊在安南境內稱奇窮河,也叫黎溪,於平而關進入大明境內後稱平而河。流至龍州後有支流水口河彙入,再以下就稱左江了。
一起安然到了南寧府,高務實仍然坦白身份——實在也冇法不坦白,他大印關防乃至官袍都冇有,非說本身是按台老爺,誰信啊?因而找了個堆棧暫住。
高務實的商貿收集打算算是有了根基的支撐點——畢竟他不成能讓人把那些巨木從十萬大山的深山老林中一起扛去欽州乃至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