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添花送炭(下)[第1頁/共3頁]
以是對於劉顯這檔子事,高務實在想明白這些事理以後,就決定幫他一把。
薑寶能夠並冇有細想這事兒的連累會有多大,聽了劉世延的話以後,就判定回絕徐邦瑞退學,籌辦轉收徐邦寧。但是大明文官們對於祖製是相稱看重的,因而這件事引發了南京禮部的不滿,事情鬨大了。
前文有說過,南京兵部尚書實際上是南京官員裡的頭號人物,以是被他警告以後的徐鵬舉就不敢冒昧了,隻好改送老邁徐邦瑞退學。
但這一來,徐邦寧當然不會甘心,因而籌辦了一份厚禮,聘請劉伯溫的先人、誠意伯劉世延一起玩耍鷲峰寺,悄悄獻上禮品,請他幫忙本身。劉世延乃是劉伯溫以後,天然也是勳臣當中的佼佼者,在南京“建國係”中能量挺大,因而他找到南京國子監祭酒薑寶,請他幫徐邦寧這個“小忙”。南京國子監的一名助教鄭如瑾估摸著也跟這事有點乾係,以是也在薑寶麵前替徐邦寧說話。
這件事在本來的汗青上是如許的:徐鵬舉的正室夫人姓張,冇生兒子,且早早死去。因而徐鵬舉就冇有嫡子,但庶出的兒子還是有幾個的,此中的老大名叫徐邦瑞。遵循大明朝“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原則,徐邦瑞應當是魏國公的擔當人。
人說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高務實在這方麵也冇比淺顯人強多少,如果讓他拚著自家受損或者平白無端獲咎不該獲咎的人去乾雪中送炭的功德,他自問還冇阿誰憬悟。
高務實之以是情願為劉顯的事情而考慮對一名職位尊崇的國公爺脫手,除了因為曉得劉綎將來的感化,以是有為大明惜才考慮以外,另有兩個首要啟事。
第一個啟事是,徐鵬舉本身命不久矣,汗青上他在隆慶五年仲春就要死[無風注:百度百科寫的是隆慶四年仲春,但按照《明史》105卷《功臣世表一》可知此記錄有誤。],這個時候已經隻要一年擺佈了,而這一年裡隆慶帝身材並無大恙……以隆慶對高拱的信重,隻要高拱情願,徐鵬舉哪怕是徐達先人、堂堂魏國公、南京都督府中軍都督、南京守備勳臣,該挨批還是得挨批,該被罰還是得被罰。
第二個啟事則是,徐鵬舉另有一樁大失誤目前還冇有透暴露來,但高務實算算時候卻曉得必定快了。
像徐家這類“建國係”勳臣的首級級家屬,打擊他們再狠,了不起也就是換一個魏國公,老邁換成老二罷了,又不成能把這個魏國公的傳承給弄絕了,既然如此,拉攏、指導多數比打擊的結果更好一些。將來高務實的某些打算想要實施,如果能把徐家給拉過來發言,不求有多大的感化,但必然比徐家跳出來唱反調要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