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三路圍清化![第1頁/共3頁]
這個阮潢要先容一下,他是阮淦的次子,而阮淦就是阿誰當年在莫登庸篡位以後逃出升龍,找到一名黎氏先人並幫手他建立後黎朝的權臣。
環境本來就很不妙,另有雪上加霜的事產生——之前被他父親鄭檢趕去更南邊順化的阮潢俄然撤回了一向都派給鄭鬆幫他作戰的順化軍,較著是不看好鄭鬆的意義。
阮倦在攻擊了一輪清化以後,公然冇敢在清化城下多呆,他曉得鄭鬆必定是要回援的,是以打了一波清化以後立即掉頭走了,也是退往回春。
也就是說,鄭鬆現在要麵對十五萬雄師的圍攻。
所謂橫山,就是指順化、廣南地區,是此時安北國境的最南端,但也僅及於後代越南國土的中部。此處叢林富強,長山貫穿全境,河道與山穀縱橫交叉,山脈與陸地之間是沃野平原。
因而鄭檢向黎帝英宗進言:順化非得由良將鎮守不成,宜用阮潢鎮守順化,與廣南互為犄角。英宗不過是個傀儡,天然允其所請。
----------
仲春十萬,高務實所部主力到達清化城北、馬江對岸的東豐,擁兵高達八萬餘人{留了部分狼兵駐守升龍城},而其海軍則駐泊於東豐城東僅僅十餘裡的海灣當中,隨時能夠出意向馬江口內二十裡的清化策動進犯。
而現在,阮潢俄然把這支一萬擺佈的軍隊給撤了歸去,企圖天然再明白無誤了。
十萬雄師不成能集合在一起,是以在南下的時候,高務實就把岑淩部伶仃派往河南以西的馬江上遊回春方向,堵截清化與黎朝在這一線以北地區的聯絡。
叛臣隻要死路一條。
這是鄭檢的放虎歸山之失,使阮潢得以闊彆南北朝戰亂的最火線。
高務實親帥的十萬雄師已經進抵馬江一線,黎朝鄭逆的主力不但直接放棄寧平,並且一起退過馬江,開端沿江建立防地,以保衛清化。
另一封則是阮秉廉的親筆,他在信中給阮潢細心闡髮結局麵,認定安南此戰必定歸於一統,而南朝因為開罪了大明,可謂絕無朝氣,此時再跟從鄭氏已經是必死之局,乃至連擺佈扭捏都不可,隻能立即與鄭氏劃清邊界,將來舉順化、廣南兩宣撫之地投誠,“或可保全”。
他劈麵麵對的敵軍比之前更加強大:高務實所部目前有水陸兩軍,此中陸軍方麵有高家仆人五千,廣西狼兵五萬,原莫玉麟部及升龍守軍整編的安南仆參軍三萬,原莫敦讓部、現莫玉麟部安南仆參軍三萬,以及阮倦的一萬五千{由岑淩帶了升龍整編出來的兩千人補齊},一共是十三萬雄師。
而阮潢也是個很能忍的人,起碼在外人看來,他表示得很恭敬,不但銀、帛按例上繳,並且始終派出一支兵馬跟從鄭鬆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