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章 分贓計劃[第1頁/共3頁]
那一塊地區是紅河三角洲最為精華的部分,相稱於後代越南的河內、海防兩直轄市加上海陽、承平、興安、北寧四省,大略的說就是占了紅河三角洲的百分之九十。
本來以高務實的地理程度,也就曉得河靜有個高層次的大鐵礦,其他根基上就一概不知了,但他在開端打安南的主張以後,就派人給劉馨去了信,向她扣問後代越南的礦產資本漫衍。
固然目前這些地區,哪怕在安南人眼裡都還是蠻荒之地,但高務實是曉得它們的生長遠景的。這片地區的農業當然比不上紅河平原以及高務實遠景打算中的湄公河平原,但自給自足實在也能做到,而它的真正上風在於礦產。
這意味著在現在大明和安南的畝產並冇有拉開很大差異的期間,一個紅河平原的糧食產量,或許能靠近全部湖廣。
岑淩的銅和黃芷汀的鐵,這都是高務實打算免費送給朱翊鈞的禮品,說是免費,實在就是費錢買安然,跟進貢辨彆不大,隻是不需求朱翊鈞回賜。
他拿下的乂安、順化、廣南三宣撫,在劉馨給他的圖中明白標瞭然屬於“長山斷褶成礦帶”和“東印支斷塊成礦區”,去掉那些高務實拿來毫無體例的錳礦、鉛鋅礦、鋁土礦等等玩意兒,這兩地最關頭且能立即操縱上的礦產就是鐵礦、金礦、銅礦。
朱翊鈞要做的事情很簡樸——給個名義就好。
此處另有煤,不過據劉馨所說,在這裡挖煤不便利,因為埋冇很深,以這個期間的技術不大好辦,挖煤的話最好去廣寧省——這是劉馨遵循後代的政區打算說的,實際上對應的就是已經劃給了黃芷汀的安邦宣撫司。
當然,也不是說這些良田就都歸高務實和岑黃兩家了,畢竟莫朝那些人又冇死……他們還要漸漸找藉口打土豪分地步。
大明都要進入小冰河期了,他搞不好還得運糧食歸去濟急,哪有多的糧食往外拉!
這個做法非常高務實,當年他就是如許從隆慶帝手中拿到香皂把持權的。隻是現在環境稍稍有些竄改,是岑淩拿銅、黃芷汀拿鐵,來調換朱翊鈞這個大明天子陛下對他們“移鎮安南”的承認和批準。
高按台當然不是甚麼仁義之輩,先不乂安、順化、廣南這南疆三宣撫司,就說他在北安南拿走的升龍和海陽宣撫司,就明顯談不上仁義。
高務實的打算是,他本身節製區的銅礦就管本身開辟操縱,而岑淩那邊的銅礦,則順紅河出海,運回大明。至於大明用來乾甚麼,鑄錢還是鑄炮,高務實就不管了。
紅河平原的朋分還好說,從乂安開端,再往南的地區被高務實打包拿走,這就更談不上甚麼仁義了。
要曉得,全部紅河平原大抵也就兩萬平方千米,他這一下子就要去了三分之一,還是最精華的部分,如何美意義說仁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