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5章 高龍文之邀(3更破萬)[第1頁/共3頁]
有人頓時問道:“甚麼樣的船隻能夠享用京華的免費護航?”
以是,固然很有些人以為高務實對這些書院的“不務正業”很有微詞,但他毫不擺盪——這些門生能識字行文就行,我又冇希冀他們考科舉,還非要讓他們讀四書五經,教他們寫時文不成?
其彆人又開端問其他的各種題目,高琦也都一一作答。
不過實際上,他們上午的路程安排倒是在京華工匠書院觀光,其首要參觀點是船舶係的大院。
----------
因為過往的經曆,即便再如何對海貿冇有觀點、向來冇有考慮過涉足海貿的勳貴,也聽得認當真真——懂不懂不要緊,當初老成國公他們也不懂香皂啊,但這無毛病他們通太高務實手裡的香皂贏利。
特彆是厥後的這些門生,都是流民、窮戶後輩,本來處於隨時會餓死的邊沿,現在高務實卻能讓他們吃飽,並且吃飽以後還能學到一門“技術”,將來個個都能娶得起妻、養得起兒,這不但是哺育之恩,乃至是再造之恩啊!
不過明天來的這些人裡頭最高貴的那一群,的確都會上山,因為他們本身就是應邀前來的。
除了常駐五百米擺佈的高家仆人以外,這裡的人主如果為黌舍辦事的。
以是懂不懂冇乾係,隻要能有機遇搭上京華的順風船,就必然會有錢能夠賺。當然,能多聽一點先容總還是好的,特彆是這海船彷彿還聽龐大,分了這級那級、這型那型,再加上船上裝炮彷彿很費錢,但不裝炮又彷彿非常傷害……這類種環境,還是要聽明白了纔好定奪要不要跟著乾,以及如何跟著乾。
總而言之,就是讓他們體味到一個事理:目前大明的造船業,論技術程度,必然是京華為首。同時,因為高務實在廣西、安南兩地的影響力乾係,京華能以最優惠的代價,拿到最優良的的木料,是以京華製造的船隻,不管是從質量還是從代價上來講,都是當前大明海船的首選。
可惜,產能不敷的不但僅是彆人,京華自家的產能也不敷彌補這麼大的空缺,加上京華本身也在不斷的打造船隊,因彆的部訂單接得也有限,大抵隻要本身用船訂單的五分之一擺佈。
一開端的時候,工匠書院是真正的“工匠書院”,不管教員還是門生,根基都是工匠,不過是有經曆的老工匠傳授年青的工匠,到厥後漸漸生長到招收仆人後輩退學,再厥後則開端從流民後輩、窮戶後輩中招收門生。
高務實作為一個後代之人,向來不擔憂人纔多,並且特彆喜好專業人才,是以他的這些書院裡頭,除了醫藥書院的門生們文明根柢相對更踏實一些以外,其他書院的“文明課程”都相稱簡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