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大明元輔 - 第800章 甥舅論隱憂

第800章 甥舅論隱憂[第1頁/共5頁]

這幾個處所都是心學大本營,他們的政治態度不問可知。

張四維哈哈一笑,道:“這算是未慮勝、先慮敗麼?倒也是這個事理。”

但高務實對這個發起很有興趣,固然朱元璋那位多事的太祖天子把朝鮮列為不征之國,這一點很費事,但高務實邇來初創了一條新思路:儲存該國當局,節製其國的軍、政、財權——冇錯,說的就是“安南邊案”。

固然不肯意如許想,但高務實剛纔提到“丁憂”二字,卻實在讓他有點嚴峻。他的父母雙切身材都不是很好,固然客歲的時候,高務實請李時珍疇昔幫手看過,但李時珍卻表示他們二老的身材都是暮年的餬口風俗不好導致的,特彆是飲食風俗——太講究的家庭吃東西反而會有題目,比如淘米淘得水完整變清實在就是壞風俗。

張四維擺擺手道:“你不必過謙,這十年來,你也算是老夫看著長大的,你是甚麼脾氣,老夫會不曉得?十年時候裡,老夫從冇見你動過怒。”

這倒不好解釋,因為遵循普通的人思路來看,張四維繼任首輔以後,另有十幾年的時候能夠漸漸來,到當時候,不說他本身的門生們應當都汲引到了比較高的位置,關頭是高拱當年的門生,恐怕早有人能入閣了。

剩下王錫爵是南直隸姑蘇人,趙誌皋是浙江金華人,張位是江西南昌人,沈一貫是浙江寧波人,朱賡是浙江紹興人。

厥後另有沈一貫等人甚麼的,不過他當政時候太晚,高務實臨時懶得理睬——汗青上沈一貫固然萬曆二十二年就入閣,但當到首輔已經是萬曆三十年的事了,高務實有絕對的掌控,阿誰時候本身已經下台,以是現在懶得考慮這個凶險小人。

以威福歸主上,以事權還六卿,以請遁辭親朋,以公論付台諫。

“身正不怕影子斜,我若受誣,他們能用的來由不過那幾條,但皇上內心清楚得很,起不了甚麼高文用。”張四維看著高務實,道:“但你說青黃不接倒是何意?且不說元輔和老夫都有各自的門生,單說高文正公當年的門生,現在就已經有人位居部堂了,怎會青黃不接?”

張四維見他立大功而回,仍然不驕不躁,禮數全麵,笑了起來,道:“求真在廣西做了好大的事!本來你去廣西,就隻是個權宜之計,想不到……哈哈,真是想不到。”

汗青上的高拱掌權期間和張居正掌權期間,言路根基都是誠懇的。仰仗這個慣性,申時行和王錫爵當國之時,言路也另有幾分顧忌,但到了趙誌皋期間就全變了。他給本身寫了一副春聯作為座右銘和行事原則:

趙誌皋嘛,高務實對他印象還拚集,主如果這位固然未見得有多大才氣,但團體來講起碼不好事,不過此人缺擔負,也缺手腕,不管是敵是友……實在都比較無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