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大明元輔 - 第830章 愚兄恭候多時了

第830章 愚兄恭候多時了[第1頁/共4頁]

辛愛也好,把漢那吉也罷,都是我的子孫,誰做大汗有甚麼乾係嗎?

再說,漢人“隔代親”是一貫傳統,很少有當爺爺的不疼孫兒,也很少有孫兒對爺爺多麼不滿——不滿父親的倒是多。

那麼,辛愛為啥還是被派去東邊了?

但是跟著紅朝各方麵的興旺生長,內蒙古的蒙古族的學者也日漸增加,他們從各種文獻、風俗傳說中漸漸得出告終論:大板升城和歸化城完整不是同一回事。

再說,如果大板升城是歸化,當年俺答本身住在歸化把握東哨,而把大板升城作為西哨的“治所”,那又是個甚麼操縱?這個城被一分為二了嗎?

那就成心機了,他隻能是懶得考慮。

實在這個題目本身應當挺清楚的,不曉得最開端那些日本學者是如何回事,因為汗青上三娘子幾次對大板升城覬覦不已,數次出兵攻打——三娘子本身就耐久住在歸化城,如果大板升城就是歸化,那她還打個鬼啊,放牧的孩子騎羊找羊嗎?

俺答的身材環境,這最後幾年可不是很好,普通來講,他不該該會“健忘”考慮這件事,或者如當年的嘉靖帝一樣,“不肯”考慮這件事。

當三娘子打起把漢那吉遺眾主張的時候,恰是恰台吉站了出來,以他在土默特乃至鄂爾多斯、青海等各部的龐大聲望,結合了足足七十多位首級,反對三娘子和布塔施裡母子兼併把漢那吉遺眾——因為那是俺答分封給把漢那吉的,而把漢那吉雖死,兒子卻在!

這就很有奧妙了。

這是冇有看恰台吉駐牧地的位置:恰台吉本來的駐牧地是脫脫城,也就是後代的托克托縣,厥後北移了一段間隔。

一行兩日以後,大板升城便到了。

但蒙前人卻有所分歧,蒙前人的父親一定必然很嚴,祖父也一定必然很馴良,他們之間更多的是看力量對比來——或許從匈奴期間的冒頓弑父開端,漠北遊牧民族便隻認力量二字了,可少了很多漢人家庭的那種溫情脈脈和家屬綱常。

把漢那吉呢,是俺答最寵嬖的孫兒,特彆還是個鐵桿親明派,如果他當大汗,彆的不好說,跟大明的乾係必然能保持得很好,互市這件事絕對不會出漏子。如此一來,土默特在蒙古的“王業之基”就安如盤石,那也挺不錯。

這……除非俺答真是轉輪王,不然如何猜獲得?

但不管如何說,恰台吉駐牧地的安設,是俺答的一步妙棋。

要麼,打敗恰台吉,證明你有力量做好這個大汗!

有大明鼎新十餘年的安定邊防為根本,高務實完整能夠一手“罷互市”的大棒,一手“助農耕”的溫言,軟的硬的一起上,所謂大棒在手,溫言在口,如何選?但凡是個有腦筋的都不會選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