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4章 黃芷汀的信[第1頁/共3頁]
即便高務實奉告她啟事也冇甚麼太大的意義,黃芷汀或許能打著進貢的名義來京,可她又有甚麼來由在進貢以後俄然跑去遼東呢?
高務實現在還冇開端在遼東曬鹽,但以他手中能掌控的人力物力財力而言,這件事本身並不難辦,幾近能夠說隻要他到任,頓時就能開端搞,並且不必等來歲,本年就能產鹽。
但遼東又必定是缺糧的,固然遼東地盤肥饒,但因為李成梁的戍守體例是等蒙前人打出去以後再反擊並追擊,而不是像戚繼光那樣的快速擊退,以是遼東的戰役力固然強,卻仍然常常被襲擾劫掠。
要曉得,她不但是武官,並且是外任,其在安南的實際職位跟唐朝末年的節度使冇甚麼兩樣,莫茂洽的都統司底子管不著她。
以是,高務實估計本身要不了多久就該出發往遼東去了,到時候黃芷汀進了京卻又見不到他,表情恐怕更加愁悶。愛情中的女子本就敏感,可彆到時候曲解高務實是在躲她,那就反而不美了。
以是,現在的安南實際上也是缺鹽的。
鹽糧貿易。
這封信裡說了好幾件事,前頭挺長的篇幅都是寫安邦宣撫司的移鎮和安設事情,團體來講就一句話:統統儘在把握。^^都是遵循之前高務實給她打算好了的方向在推動,冇有呈現甚麼出乎料想的岔子。
倘若不是黃芷汀身份特彆,這封信光看昂首,乃至有些傲慢。
大明朝廷有規定,安南進貢隻能走鎮南關,經廣西入中國。
安南都統司當然是需求向天子進貢的,這個連解釋的需求都冇有,但題目在於,貢臣正使遵循風俗,應當是安南的某位聞名文官纔對,如何著也輪不到黃芷汀。
但不管是三個月還是一個月,高務實感覺都有題目,因為明天他已經跟朱翊鈞籌議好,籌辦去遼東補缺了遼東苑馬寺卿客歲年底就上疏要求致仕,朱翊鈞當時正沉浸在高務實給他畫下的大餅中,一門心機運營土默特,那裡有空理睬遼南的這位小封疆請辭的事?因而就拖了下來。
不太高務實一看到這個說法就曉得,黃芷汀較著是酒徒之意不在酒,在乎山川之間也。
被襲擾、被劫掠必定導致官方不能安於出產,這又減輕了糧食的不敷,乃至於常常需求朝廷從山東轉運糧食給遼東。
何況,黃芷汀隻說想來進貢,又冇說非要做正使,安排她做副使,賣力隨行安然不是也名正言順麼?
不管如何,遼東缺糧而越南多糧,遼東頓時能伶仃產鹽而越南缺鹽,這已經能夠構成互補了,完整能夠作為一條來由來讓黃芷汀親身跑一趟。
安南和遼東,彷彿如何也想不出能有甚麼關聯,但高務實畢竟是高務實,他想了一會兒,還真給他想出一個來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