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夜會劉顯(上)[第2頁/共3頁]
有老爹在場,劉家兄妹天然隻能含笑表示而冇有答話的資格,劉顯則稍稍上前一步,拱手回禮,麵上笑意盎然:“誒,高公子這話可就太客氣了,劉某一介武夫,戴罪之身,能得公子不棄,挺身而出,仗義執言,已是萬分感念,那裡當得起公子‘包涵’二字?公子快請上座。”
劉顯作為一名武人,實在反而風俗如許的對話,聞言精力一振,伸手做了個“請”的姿式,道:“高公子請說。”
但是,這並無毛病高務實裝模作樣扮孝子,歸君子不在跟前,信內裡大能夠寫得一副孺子情深的模樣。畢竟這年初的人,如果被人揪出來講孝道有虧,名聲根基就算是全毀了。
劉顯這等武人,論政治手腕,比起高拱、張四維等人就差得遠了,聞言固然明白“使此功更上一層樓”的意義,卻想不通為何這麼做了以後就能讓張居正也出言相幫,是以訝然道:“太嶽相公……莫非與那曹淦有仇?”
並且中國人向來的傳統是“抱孫不抱子”,父親對兒子的態度絕大多數以峻厲為主,更彆說他們六房人丁暢旺,他這個宗子還要起到弟弟mm好表率的感化,因而更是被老爹嚴格要求,父子之間總像是隔了一層甚麼,貧乏密切感。
他這麼一客氣,高務實被逼無法,也隻得起家還了一禮,才道:“將軍言重了,小子不過為國恤才,分內事也,不值一提。”頓了一頓,又道:“不過,小子有一事未明,還請將軍解惑:將軍自南邊而來京師,何故走到京西來了?”
寫完統統的信,花了高務實差未幾一個時候,小脖子小胳膊都有些酸了,他打著哈欠把慎思院管事沈立安叫來讓他去辦發信的事,然後便施施然去了慎言院,叫上韋希旻一起去拜訪劉顯父子。
高務實道:“第一樁事是,劉將軍的遭受,我已連同此次遇襲的前後顛末,原本來本一同寫於家書,彆離奉告我三伯與大舅,想來他們定會予以正視,請將軍稍安勿躁,待朝廷詳查便可。”
高務實如果正在喝水,隻怕就得一口水直接噴到劉顯臉上——人家張居正何許人也?翰林清貴的根柢,現在更是貴為閣老,他跟這戔戔盜賊蟊賊能有個屁仇!
劉顯愣了一愣,猜疑道:“傳聞此人橫行北地多年,現在既被我等活捉,論理天然是交於順天府歸案……高公子莫非另有高見?”
主張盤算,高務實便笑了一笑,道:“將軍活捉曹淦,按理說已是大功一件,不太小子再三考慮,感覺還能使此功更上一層樓……如果做成,不唯我三伯、大舅在朝中能更好的為將軍說話,便是太嶽相公,多數也會出言相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