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大明元輔 - 第955章 萬事開頭難

第955章 萬事開頭難[第1頁/共3頁]

之以是說“主”,是因為實際上能與他並掌遼南的海蓋參將孔東儒是個武將,到了現在這個期間,實際職位遠不如他這個文官。

這也就是說,這些處所的行政,竟然是把握在衛所手中的,而衛所的批示使們,十足都是武官,大多還都是世襲的武官出身。

以是,督撫在九邊地區行事軍事大權,實際上是通過兵備道來完成的——倘若督撫麾下的兵備道不共同,總兵們就冇法變更任何一名衛所兵,更冇法調撥糧草、軍器等各項物質,此時總兵們能夠變更的,實在就隻剩他們的“隨任仆人”了。

九邊地區實施軍管,這是條祖製,本身督撫和兵備道的設置就已經是在祖製的根本上不得不增加出來的,再想持續往下設立很困難。

遼東一共有五位兵備,高務實是此中之一,獨主遼南。

乃至很有能夠大部分官員會感覺如遼東如許的地區,經濟還是不要太發財了——因為你太發財的話,被蒙前人、女真人搶一次,阿誰喪失不就更大了?

我既有任務監督你,你敢不聽我的?就比如巡撫一職(說切當點應當是調派),其在大明,本身初設之時便是為了監督本地官員,成果漸漸就成了本地的主官。

再有便是,兵備這個職務,本身就具有監軍之責,既然是監軍,監的是誰?天然是誰駐此地便監誰的軍,現在嘛……首要便是海蓋參將孔東儒了。

然後與之並行的,就是真正的“整飭金複海蓋兵備”了。

而李成梁這十多年來在遼東的表示,也加深了朝廷官員們的這一印象:李成梁如此能打,也不能包管遼東不被搶,頂多隻能在被搶以後去報仇,打返來罷了。

此時的大明官員們一貫把九邊當作保護中原的邊陲軍鎮,對這些地區的要求是防地安定,而不是甚麼經濟發財、人文聚集。

----------

坐在兵憲衙門書房,正細心核經曆任苑馬寺卿兼金複海蓋兵備們所留下文書檀卷的高務實俄然一拍大腿!

這裡頭的運輸耗損算誰的?真覺得京華來承運,就冇有“漂冇”了?不過京華的漂冇是真的漂冇,不會大肆虛報罷了。

但厥後發明,方纔設立的督撫在軍權方麵,大略隻能在後勤等事闡揚感化,對總兵大權的豆割程度仍然不敷,因而便又設立了兵備道。

總之此職並非祖製,那也就是厥後的“空降”官,以是兵備之下,冇有相乾衙門和屬員,隻是當其成為處所上集行政、軍事、司法等多位一體的絕對主官以後,該地區的其他文武官員實際上也就都成了他的僚屬。

高務實深深皺起眉頭,在書房裡交來回回踱步,揣摩著如何締形生長遼東的前提前提。

以是,一方麵是把遼南的經濟搞好,起碼要敷裕到能夠自備兵甲兵器(本地自購,但不必然是自產),乃至最好還能把糧食題目也一併處理,不管是買還是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