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大明元輔 - 第963章 以退為進

第963章 以退為進[第2頁/共3頁]

但高務實發明最成心機的事,倒不但僅是李成梁這一次在六十七歲致仕離任,而是在他離任以後,遼東在十年之間換了八任總兵,最後竟然又把七十八歲高齡的李成梁請了出來,再次出任遼東總兵。

感喟一聲,李成梁安撫道:“二弟放心,為兄曉得高務實不是我等戔戔邊將能夠撼動的,在為兄眼裡,他雖隻一兵備,卻不啻閣老輔臣,隻要有機遇與他化敵為友,為兄不吝統統代價也要去做!”

此時朝廷終究耐煩耗儘,也懶得顧忌顏麵題目了,直接讓李成梁再次出山掛帥,重擔遼東總兵,直到七年後歸天。

李成材倒是大吃一驚,目光閃動不定地詰問道:“兄長籌算如何去做?”

因為之前幾人外埠遼東總兵都乾不好,李如鬆身後,朝廷便委派之前隨其長兄李如鬆在朝鮮立下很多功績的李如梅繼任。可惜李如鬆都因為李家軍嫡派仆人喪失慘痛而中伏而死,李如梅還不如李如鬆,天然“畏敵不前”,再也冇有之前的威風,因而不到一年又被彈劾奪職。

不過朝廷接收了經驗,繼任李如梅為遼東總兵的,不但還是是遼東本地將領,並且還是“根正苗紅”的鐵嶺衛人孫守廉。可惜,鐵嶺李家的本家人都已經“老氣難振”,他一個部將還能如何?因而仲春上任,玄月便被劾罷。

李成梁深知弟弟為人,一看他的神采就曉得他在想甚麼。

“小事免不了。”李成梁擺手打斷李成材的話,麵色並不是很都雅,更涓滴冇有奇策製勝後的對勁,反而凝重非常:“高求真此前不過侍中(左庶子),聖上就讓他以全權欽使身份調和幾近全部九邊,來打漠南大戰。

“叫師爺過來,替我擬一道乞罪疏,就說我李成梁家教不嚴,乞辭寧遠伯,乞罷李家軍中在任的各後輩,包含如鬆在內!但是要重視了,疏詞必然要寫得充足恭謙、充足卑賤,切不成讓人感覺我有以此威脅朝廷之意。”

但是朝廷還是不信邪,又前後用了董一元和王保,此中董一元是宣府前衛出身,王保是陝西榆林衛出身,成果都隻乾了一年出頭就對峙不住。

為何會如許呢?遼東離了李成梁、離了鐵嶺李氏就真的玩不轉了嗎?

----------

汗青上的李成梁在萬曆十七年以後有些“打不動”了,萬曆十七年、十八年、十九年持續損兵折將,計謀上一退再退。到了萬曆十九年三月,李成梁出兵出鎮夷堡潛襲板升,初戰得勝,但回師途中遭伏擊而大敗,陣亡者達數千人。

李成梁在遼東的手腕,萬變不離其宗。

以是現在輪到李成梁難堪了。

李成材剛纔闡發得頭頭是道,卻冇推測自家兄長比本身還要悲觀,竟然感覺李如桂頂多能保住性命,這……這意義就是說,如桂的出息就這麼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