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大明元輔 - 第993章 蒲元毅的投名狀

第993章 蒲元毅的投名狀[第1頁/共6頁]

為甚麼?因為蒲元毅作為部屬,不成能不曉得周詠的籍貫,也不成能不去刺探韓光的背景,從而也就必然曉得這兩人算起來都是和高務實一條線上的人,送信給他們毫無題目。

“夫人不要說了,剛纔實屬為夫的不是。”蒲元毅覺得崔夫人餘怒未消,趕緊打斷道。

蒲元毅莫名其妙地答道:“吾皇八月聖壽剛過,年止弱冠罷了。”

遼東巡撫是周詠,這位已經不必先容了,算是高務實的鄉黨;

要不然的話,還想學人產業騎牆派,那隻能死得更慘——甭管是李成梁還是高務實,這類大佬拿下個批示使的確輕而易舉,他蒲元毅有甚麼本錢在這二位爺麵前玩騎牆?

蒲元毅沉吟了一下,微微點頭,卻又遊移道:“但是我朝武職多為世襲,且將門頗多,現在寧遠伯宗子李仰城(李如鬆,號仰城)已是山西總兵,異日寧遠伯致仕,李仰城迴轉遼東也是道理當中,屆時……”

崔夫人淡淡隧道:“屆時,遼東總兵李仰城公便敢與高部堂,甚或高閣老作對了?”

遼陽城有近兩千年的建城史,而遼陽一名,始見於唐朝晚期,不過其最早的稱呼則見於《史記》,當時名曰襄平,今後曾前後易名為昌平、遼東、遼州、東平、鐵鳳、天福、南京、東京等稱呼。從戰國末期直到明末,遼陽都是中國東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明中間和交通關鍵,當然,也是軍事重鎮。

“氣勢?甚麼氣勢?”蒲元毅思考著問。

誰知崔夫人點頭道:“妾身不是說這個,妾身的意義是,哪怕是因為京華的乾係,老爺也隻能跟著高兵憲走……老爺,現在遼河、太子河的河運勢頭太猛了,咱家想要持續在這條遼西遼東商道中間賺些銀子,冇有京華的點頭是底子不成能的。

但選邊站也並不是那麼輕易選的,李成梁在遼東根深蒂固,並且看起來遼東缺了他底子玩不轉,乃是遼東本地派裡頭毫無爭議的魁首,按理說他蒲元毅作為遼東人,第一挑選當然是跟著李成梁混。

而當時繼任遼陽副總兵的姚大節,又因為對李成梁的唆使正視不敷(此人原任“分守遼東寬佃等處參將”,屬於李成梁嫡派,以是李成梁更不能容忍他不聽批示),被李成梁以為還需求“打磨打磨”,乃至於被革任回籍,因而秦得倚平空撿了個副總兵來當,實在是官運亨通。

韃子犯境遼南的動靜,從清除門而入,直接送往了遼東巡撫周詠的撫院。

蒲元毅恍然大悟,但很快卻有些麵色不豫,看著崔夫人道:“夫人對高兵憲倒是研討很深呐……”

蒲元毅心頭悔怨,本身這是吃了哪門子的乾醋,自家夫人連麵都冇跟高兵憲照過,如何能夠是對他這小我上心?本身這麼想,的確是豬油蒙了心,好賴不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