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回京[第3頁/共4頁]
皇太子胤礽倒是單獨孤坐在書房中,悄悄的入迷,一眾宮女、寺人、下人仆人都曉得太子表情不好,以是都離得書房遠遠的,恐怕招來無妄之災。
顛末三天的審判,胤禎、張鵬翮、張伯行三人不但將江南科考案審得清楚明白,並且追回了五十萬贓銀,殘剩的三十餘萬都在噶禮、梁世勳二人身上。
“嗬嗬,這可不是八哥一小我的功績。”胤禩輕笑著說道:“都坐下,我們兄弟,彆鬨那些子虛禮。”
在康熙的默許下,太子一黨固然未被趕儘撲滅,卻也被八黨打擊的一蹶不振,就此式微。終究揚眉吐氣的八阿哥胤禩與老9、老十天然是彈冠相慶。
胤禟聞言一喜,“八哥若真能讓皇阿瑪轉意轉意,那在士林中影響力可就大了。”
“冇九弟想的那麼輕易。”胤禩苦笑著道:“能把何先生,汪灝兩人撈出來,八哥就心對勁足了,《南山集》案,但是皇阿瑪欽定的大逆,隻怕冇那麼輕易轉意轉意。”
胤禟也放下杯,道:“不知皇上籌辦如何措置那批涉案官員,
僅僅是嚴查?還是想將他太子一黨連根拔起?
都城,廉貝勒府。
又是幾今後,康熙接到了曹寅以八百裡加急送來的密報,還未拆開信,他就有預感,老十四出事了,吃緊看完信,倒是彙報老十四賴在揚州未動,在會審江南科考一案時,橫加『插』手,竟在公堂之上,一舉摘了兩江總督噶禮、安徽巡撫梁世勳二人的頂戴,剝了二人的官服,並將二人囚禁一事。信中隨後就詳細敘說了公堂會審的一幕,並將過後士紳百姓的群情順手帶了一筆。
皇太子胤礽一聽,內心頓時大驚,固然冇讓老8、老9、老十直接參與,可雅爾江阿、蘇努、景熙、蕭永藻都是八黨中人,康熙派出這麼大的陣容來審理托和齊會飲案,是何目標?
跟著兩江總督噶禮、安徽巡撫梁世勳二人的囚禁,江寧總督府及安慶撫院的查抄,以及前任安徽巡撫葉九思、現任安徽佈政使馬逸姿、糧道台李玉堂、寧國知府陶衛等人被緝拿,江蘇、安徽兩省為之巨震。
康熙會把皇位傳給誰呢?剔除了他和老八,現在風頭最勁的就數老十四了,有能夠是老十四嗎?
看過密信,康熙不由微微頜首,有這份目光,有這份心誌,亦不枉朕為他『操』心一番,想不到,老十四為了方苞,竟然不吝繞道江寧,看來是極其看重他,對於方苞,康熙可謂印象極深,此人是《南山集》一案之重犯,康熙四十五年進士,才學不錯,古文猶佳,當年為養親而放棄殿試,品德亦是上等,倒是個不錯的人才。
但是,康熙卻為何又將老3、老四加出來?莫非是——分化伶仃?想到這裡,胤礽頓覺如墜冰窖,這可不是甚麼好信號,莫非又要被圈禁?想到高牆大院那段不死不活的日子,他就一陣後怕。【-無彈窗,永久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