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摘桃子[第1頁/共4頁]
“老十四回京是來摘桃子的?”十阿哥胤誐頓時就瞪圓了眼睛,恨恨的罵道,“這個吃裡扒外的東西,這麼多年咋就冇看出來呐?”
“皇阿瑪刻薄仁愛,乃是天下之福,兒臣替天下百姓、士紳伸謝皇阿瑪天高地厚之恩。”胤禎得遂心願,毫不鄙吝的阿諛道。
胤禟忍不住對他翻了個白眼,“彆瞎扯,老十四會做那麼無聊的事?”
難怪《南山集》一案連累如此多的官員下獄,康熙都不聞不問,本來是在為他的十四黨儲備人才,可真是煞費苦心,胤禎忙跪下道:“兒臣謝皇阿瑪隆恩,其他職員,兒臣皆可自主,正犯戴名世,兒臣不敢自專,戴名世已年過花甲,經此一案,亦是名揚天下,雖則脾氣怪癖,然才學尚可,兒臣想讓他參與邸報撰文,物儘其才,祈求皇阿瑪允準。”
第178章摘桃子。.。
江南是國度的財賦重地,不熟諳政務的筆貼式,各部的小吏、捐納的官員,康熙不敢讓他們去江南,可一時之間去那裡抽調那麼多熟諳政務的官員?
處理了《南山集》一案,康熙也是大為輕鬆,這起案子困擾了他好久,現在能有分身其美的體例處理,他天然愉悅輕鬆很多,呷了口茶,他才含笑說道:“江南科考案會審,你一向參與此中,詳細說說案情。”
胤禟聞言,倒是半晌出聲不得,經胤禩這一點破,之前想不明白的東西一下全都迎刃而解,他越想越心驚,老十四實在是太怕人了,他究竟是憑甚麼判定到明天這局麵的?莫非是皇阿瑪早就屬意他?不然如何解釋?
康熙一轉念便明白了胤禎的企圖,會寫文章的多了,豈缺戴名世一個,老十四這是不想他留下壞名聲,倒是難為他的一份孝心,稍想了下,他才道:“《南山集》一案乃是朕欽定的大逆案,戴名世其人,樸直,陳腐,然才學尚算不錯,緩一緩吧,朕找個機遇赦免他。”
“有甚麼好揣摩的?不就是想爭太子位嘛。”胤誐不覺得意的道,“現在太子黨算完了,十四就那麼幾小我,他能蹦個甚麼勁?”
見康熙開了笑容,胤禎亦大為輕鬆,又阿諛道:‘謝皇阿瑪,兒臣爭奪在數天內就推出第一份整改後的邸報,第一篇文章就以’大清最後一本**‘為題,將皇阿瑪的恩德推之四海,澤被九州。第二篇就考據朱三太子其人,以正視聽。”
胤禩聞言,心中一動,稍一思忖,神情立時凝重起來,胤禟見了內心一驚,孔殷的問道:“八哥,但是揣摩透了十四的企圖?”
康熙聽的也是連連頜首,這體例簡樸,不別緻,但絕對有效,相較於筆墨獄,不啻於天壤之彆,老十四公然是冇讓他絕望,這兩個彆例,一個是根絕了逆案牘的泉源,一個是為朝廷斥地了一個鼓吹的視窗,實在是妙,如此雙管其下,何愁文風不正,言論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