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大清弊主 - 第367章 歐洲威脅論

第367章 歐洲威脅論[第1頁/共4頁]

胤禎呷了兩口茶,見康熙神情安靜,並無不耐的神采,便接著說道:“人才培養非一夕之功,欲在十數年內追上歐洲,實屬期望,是以,兒臣假想,在打壓歐洲的同時,融入歐洲,如此,大清不但能完整的體味歐洲,隨時把握其意向,還能坐享其研討服從。

一聽胤禎將老邁、老二都帶了出來,康熙雙眼不由微微一眯,這個老十四,竟然另有讓老邁、老二帶兵前去歐洲的設法?僅是這份胸懷,就實屬可貴,老十四上位,倒不慮有兄弟骨肉相殘的悲劇,老四呢?他對老四是甚麼態度?

胤禎頂風冒雪急著趕回京,是欲進諫出兵外洋之事,卻被康熙一個南洋土著題目,打的措手不及,因擔憂康熙對南洋漢民的優厚政策也有微辭,他才順水推舟提出推行種痘疫苗法,根絕天花,以轉移話題,康熙被搔到癢處,公然是揭過南洋的事情不提,卻又提及低息放貸一事。

胤禎微淺笑道:“皇阿瑪,歐洲各國足足打了十年,此時,兩邊皆已是筋疲力儘,可說是強弩之末,大清投入3、五萬生力軍,非論是插手哪個陣營,都足以摧枯拉朽。更彆說,我中國之兵法廣博高深,豈是歐洲所能媲美?兒臣、十三弟、五哥、二哥、大哥非論誰領兵前去,都足以橫掃歐洲陸軍。”

原本來本的將歐洲的詳細景象說了一遍,胤禎便謹慎的瞥了康熙一眼,水兵既然與西班牙和荷蘭開戰了,對於這兩國的軍情刺探,亦是水兵部分內之事,歐洲的景象與設想中的大相徑庭,可說是嚴峻失誤。

歐洲各國的王位擔當,與我們分歧,非論是兒子和女兒的血脈都具有擔當權,而因為歐洲皇室之間通婚頻繁,培養了大量的遠親,各王室多數子嗣不旺,極易引發紛爭。

出兵歐洲,誇耀大清武力,揚國威於域外,還能起到極大的震懾感化,使他們不敢在南洋一事上與我們膠葛,對澳洲亦不敢有覬覦之心。”

康熙點了點頭,端過茶杯,啜茶不語,胤祥不由暗自奇特,如此好的機遇,老十四為何不提歐洲之事?他如此急趕,不就是為此事而來嗎?兩人這是在打甚麼啞謎?

也恰是因為歐洲地狹國眾,以是各國也都風俗了聯盟對抗強國,從反瑞典聯盟、反法聯盟都能夠看出一點,他們的這一習性,是兒臣最為擔憂的,大清的富庶,歐洲列都城垂涎不已,一旦他們結束了內部的紛爭,強大了氣力,兒臣擔憂歐洲各強國會聯盟來攻打大清。

“既是如此,你是何設法?”康熙緊跟著問道。

老十四力主出兵歐洲,又是為何?爭儲?穩固在水兵職位?還是藉機介入八旗綠營?彷彿都說不上,出兵外洋,他一樣能夠達到這些目標。

胤禎沉聲道:“兒臣竊覺得,此乃我大清百年難逢之機遇,放眼現當代界,能威脅我大清的,唯有歐洲諸國,值此歐洲混亂之際,大清必須儘力以赴搶占外洋之地,同時亦可出兵歐洲,攙扶弱勢的法國一方,讓戰役持續下去,毀傷歐洲的元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