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1章 天下共主[第1頁/共4頁]
康熙含笑道:“不是委過,確係朕的忽視,此事不必再提,平身,賜座。”
日本纔多大點處所?有多少人,何故老十四對日本如此正視?瞥了胤禎一眼,康熙才淡淡的道:“日本一蕞爾小國,偏居外洋一隅,地不過彈丸大小,固然素有野心,但所倚仗者,不過是海峽天險,不然,滅其國,易如反掌,現在,既有強大之水兵,舉手投足間便能令其臣服,何故還要對其倍加正視?”
進入六月,氣候已有些熾烈,康熙也在太醫的建議下將每日的行走熬煉改在遲早各一次,一大夙起床後,在後院繞著花圃行走半晌,沐浴後,又讓太醫按摩鍼灸,忙完以後,纔開端練習左手寫字,跟著行動和精力的規複,他已經不再聽書歇息,而是讓李德全念一眾大臣的密摺,並親筆停止答覆,當然都是極簡樸的,諸如‘朕躬安,曉得了,已閱’之類的。
至於讓日本派譴王室公主、將軍府公主、各地藩主的姬前來和親,則是受鄭勝利的影響。日本是一個極度崇拜強者的島國,鄭勝利的母親係日本人,日本也是以對鄭勝利極其崇拜,為此還專門編寫了一部《國信爺合戰》的戲劇,在日本廣為演出。
一口氣說完,他便悄悄的等候康熙的反應,這番話,他並非有備而言,乃是被康熙問了個措手不及,情急之下,隻能是遵循本身的思路說,他自知說的非常大膽,也不敢看康熙的神采。
聽到這裡,康熙已是明白過來,老十四這是想通過有日本血脈的子孫完整的統治日本,或者是分化日本,乃至是融會日本,不能不說老十四想的長遠,但是,二十個日本女人,會不會多了點?老十四現在纔多少女人?再有,大清向來正視血緣,滿漢尚且不能通婚,納日本公主為妾,會不會招致物議?老十四但是皇太子,有道是上梁不正,下梁歪,這口兒一開,上麵的王公勳貴如何去束縛?
恩,來的好快。難不成是騎馬來的?康熙微微怔了一下,才道:“宣他出去。”
對這類事,他是深有感到的,平三藩、征台灣、抗擊沙俄、三征準噶爾,哪次不是反對者眾。不是他力排眾議,乾坤專斷,哪有本日大清之昌隆?
對於這兩點,胤禎曉得康熙是必定要過問的,早就有籌辦,當下便安閒回道:“回皇阿瑪,兒臣在上海就曾聽聞與日貿易的販子提及,日本在佛教冇有傳疇昔之前,信奉的是神玄門,在儒學鼓起以後,他們將崇拜天照大神的神玄門義與朱熹理學相連絡,誇大尊皇忠君,主張神玄門**,從而構成了一些學派,並獲得大力生長,日本軍人作戰英勇,不懼滅亡,便是受其影響。
彆的,日本的天皇固然號稱萬世一係,但是卻曾經呈現過量位女天皇,乃至有母女兩代天皇的環境,足以申明他們皇室的血脈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