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敲打[第2頁/共4頁]
囤聚白銀,於國有利,於民無益,於商亦無涓滴好處,白銀是甚麼?貨幣罷了,饑不能食,寒不能衣,唯有暢通,方能表現其代價,朕保守估計,埋藏在山西銀窖之白銀應高達上億兩,實際應當遠遠高於此數吧?”
見他跪在地上不知起家,貞武不由微淺笑了笑,才道:“免禮,平身。”
貞武微微點了點頭,他對生果並無多大興趣。卻不想拂了範毓賓的情意,當下便含笑道:“難為你一片情意,呈上來吧。”
不過,很快他又擔憂起來,貞武的這番話是較著的擔憂晉商會出售大清的好處,他會如何防備晉商向敵國出售諜報或是與敵國商貿?(未完待續。如果您喜好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保舉票、月票,您的支撐,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聽的貞武如此說,範毓賓才躬身道:“草民謝皇上恩情。”而後,他才謹慎的坐了半個屁股在椅子上,並且自發的微微躬著身子,眼睛看著空中,趙鳳詔是再三的交代,直視君父,也是臣子大忌。
“此並非正式禮節場合,不必拘禮。”貞武含笑說道。
貞武微微點了點頭,道:“徽商雖富,卻輕商重仕,賈而好儒,經商有成,便攙扶後輩讀書入仕,然晉商倒是崇商建業,學而優則賈,重商之風,已是深切骨髓。
前明宦途艱钜,官員風險甚大,山西為官為宦者了局大多悲慘,得善終者十不及一,由此而導致大族後輩紛繁轉向商貿,畢竟比擬起宦途而言,商貿風險要小的多,並且贏利亦豐富的多。”
聽的貞武如此一說,範毓賓不由完整放下心來,當下便微微躬身道:“回皇上的話,山西經商傳統悠長,重商之風由來已久,若追根溯源,還是地瘠民貧,天北風烈之儲存環境所至。然重商輕仕,卻並非自古如此,而是始於前明。
範毓賓表情嚴峻的進了大廳,便遵循端方恭敬的叩首道:“草民範毓賓,恭請皇上聖安。”
見範毓賓一副謹小慎微的模樣。貞武微淺笑了笑,才道:“國朝鼎定中原,山西販子功不成冇,自秦漢以來,山西販子萍蹤便遍及天下,其對外開辟之精力。遍觀各省,無一能及,現在大清能與晉商相提並論者,唯有徽商。”
範毓賓從早上開端便一向都疑是在夢中,當明天子,貞武天子巡幸太原竟然會陛駐在他家中,固然康熙爺南巡之時也不乏陛駐私家家宅的景象,但那歡迎的人家不是朝中勳貴大臣,便是歸退在家的老臣,他範家雖在外務府掛的有號,卻隻是掛的浮名,並未入旗籍,既無官職,亦不是皇家奴婢,嚴格的講,隻是一介販子,連縉紳都算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