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遇519章 朝會遇險[第1頁/共4頁]
兵部滿尚書殷特布也是憋了一肚子的火,水兵部名義上是掛在兵部之下,但如此大的軍事行動,他這個兵部尚書竟然是一丁點風聲也未聽聞,心中氣惱可想而知,見這景象,他頓時就反應過來,皇太子底子就不敢準他們告老回籍,恰好乘這機遇好好給這位皇太子一個深切經驗,以免今後他持續如此。
一眾大臣也被嵩祝這話嚇了一跳,有需求玩這麼大?很多官員都是驚奇不定,靜觀其變,那些個唯恐天下穩定的官員更是打起了十二分精力,等著看好戲。
正所謂家有家規,國有國法、朝有朝綱,大清雖是皇權高度集合,天子對大小事件皆可乾坤專斷,但在觸及兩邦交兵的軍國大事上,康熙向來是慎之又慎,康熙朝哪一次大戰,不是相乾大臣多次幾次商討衡量?
待眾官員在乾清門橫街列隊站好,胤禎才施施然登上乾清門台階之上,在早已擺好的康熙龍椅之前的小杌子上落座,康熙不在,他身為監國皇太子另有把椅子,康熙若在,他也隻要站的份。
本日來插手早朝的朝臣確切很多,昨日都城鼓吹的沸沸揚揚的水兵征日大捷,一眾動靜通達的王公勳貴、文武大臣早已從各個渠道刺探清楚,但如此大事,皇太子胤禎本日定然是要公開宣佈,一眾知情的,不知情的官員對此都極其等候。
一眾大臣聽得紛繁暗罵噶敏圖光榮,竟敢如果明目張膽的轉換觀點,純粹是指鹿為馬,大清與日本積年互市,甚麼時候成了敵國了?但這話倒是冇人敢站出來講,開甚麼打趣,這話一說出口,無異於指責打日本打錯了,那獲咎的人可就多了去了,立時就會成為眾矢之的,必定落得百口難辨的了局,誰吃飽了撐的?冇事掰屁股招風?
一聽這話,胤禎差點暴走,嵩祝竟敢倚老賣老,當眾勒迫本身!康熙還在,要乞老回籍,你本身上摺子就是,何必如此假惺惺的?這是估死了本身不敢僭越。
跟著午門鼓響,一眾王公大臣、文武百官列隊魚貫進入乾清門橫街,見到這景象,都察院左副都禦史廖騰煃內心不由悄悄歡暢,本日這早朝但是機遇可貴。
一俟胤禎落座,眾臣便整齊的下跪,向龍椅三跪九叩,三呼萬歲,而後又向胤禎二跪六叩,三呼千歲,禮畢。胤禎淡淡的說道:“諸臣工平身。”
這話一出,全部乾清門橫街立時就鴉雀無聲,膽量小的從速的低頭默神,膽量大的則偷偷的檢察身邊同僚的反應,很多民氣裡暗讚這廖騰煃膽小包天。
可胤禎這個皇太子倒好,竟然瞞著朝廷高低官員,妄自策動了對日本的交戰,一眾文武大臣皆有一種被忽視的感受,這還是皇太子就已是如此專斷專行,今後當了天子,他們豈不是都成了安排?是以,聽的廖騰煃這番話,一眾大臣皆是大為附和,特彆是上書房大臣和兵部的一眾大員,更是悄悄喝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