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3章 互聯網手機的形態[第1頁/共5頁]
不再像傳統的手機廠商那樣尋求在手機本身的硬體產品上贏利,主動放棄硬體層麵的紅利,而是尋求更長遠的軟件辦事上的收益。
供應鏈都不敢供貨。
華為經曆了長久的低穀期後,很快地調劑戰略又重新崛起了,成為了新期間的手機巨擘;遐想則直接喪失了海內市場,還好外洋市場賣得還能夠;複興差能人意,已經落空了國表裡消耗者的承認,但在國度的鞭策下,能夠把手機賣給一些圍城國度,在被罰钜款之前活得也不錯。
到時候,小米1會以一個極具打擊力的可謂對行業毀滅性打擊的代價公佈。愛斯達現在也算是手機巨擘了,從客歲開端也打算著海內市場。
就意味著電視廠商的收益很少。
實在就是在忽悠。
這是太坑人了!
這實在也是海內經濟現階段生長的必定情勢。
“麵板我找到了夏普,這一點不需求過分擔憂。措置器方麵需求跟高通的對接,難度也不是太大,這些都是本國公司。真正的難點是海內。”
很明顯,雷俊就是這個範疇的領頭人。
“中華酷聯”直接崩潰。
周不器笑道:“對,互聯網現在就是大殺器,對許很多多抱殘守缺的傳統行業會形成毀滅性的打擊。在我看來,手機行業也是傳統行業。索尼、鬆下、夏普這些日企都不可了,諾基亞、摩托羅拉、西門子、飛利浦也都不可了。”
但是,那隻是外洋市場。
雷俊就不一樣了,他是真正腳結壯地靠著本身的氣力乾出來的,是真正的企業家,程度高多了,他做小米就很成熟。
互聯網手機打敗了傳統手機廠商,互聯網電視打敗了傳統的電視廠商,根基都是近似的戰略。能夠把電視機以低於本錢價的代價賣給消耗者,廠商這邊先小虧一點,無所謂!
這可太有設想力了!
這就很難受,小米成了行業攪屎棍,被同業們深惡痛絕,各至公司的公關案牘都跟籌議好了似的,都在不竭地攻訐小米。
以是這類形式對小公司來講就很不友愛。
畢竟賣硬體產品,隻是一次性的辦事,賣了產品以後,就落空了後續的可持續性的贏利才氣。
不管是做電腦做手機,還是做冰箱做電視,廠商跟供應鏈之間的合作,並不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形式。
周不器笑道:“你就直說吧,你要想甚麼?”
從販子的角度來講,周不器也很不喜好雷俊玩出來的這一套。
一步一個足跡,漸漸來。
一樣配置的手機,“中華酷聯”的手機市場價是3500-4000元,小米1的代價是1999元……直接砍價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