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雄心萬丈[第2頁/共3頁]
接下來的事,吳驥開端籌辦接辦軍隊了。
“嗬嗬!官家是有為之君,勇於正視錯失!官家說了,國朝並未一統中原!中原之地有多大?吳大人讀書人,不會不曉得:燕雲十六州、遼東、大漠、甘涼、吐蕃、西域、越南、大理,這些現在不屬於國朝的處所,都是中原的地盤,在漢朝就是中原的地盤。你說,國朝是不是冇有同一中原?”鄭太的調子拔高,非常衝動:“國朝自太祖建創以來,唯有官家勇於正視,勇於說出此等之言!官家大誌萬丈,誓要一統中原,恰是我輩男兒建功立業的良機,千萬不成錯過!”
宋朝同一中國,教科書上寫得明顯白白,吳驥汗青不敷好,也冇有窮究過。聽了鄭太之言,不由得如同醍醐灌頂,一下子驚醒,宋神宗說得冇錯,宋朝真的冇有同一中國,隻不過與契丹、西夏上演了另一個版本的“三國演義”罷了。
被鄭太提示,吳驥再也按捺不住了,找來一幅宋朝全圖,與影象中的當代中國輿圖一比,不由得傻眼,宋朝的國土麵積遠遠不及當代。
“吳大人,營批示再往前一步,就是將,統帥一軍的將軍!以吳大人之才,這並不難。更首要的是,這裡是邊關之上,遼國時不時就會犯境,兩國時有戰役產生,恰是吳大人的舞台。”鄭太是越說越歡,讚美之意越來越濃:“觀古今,建功受賞之道不過兩途:一是習文,跟隨明主,初創功業。前朝有房杜,本朝有趙普。二是參軍,提一支勁旅,橫掃天下,建立不世之功,前朝有李靖、王忠嗣、郭子儀之輩,本朝有曹彬、狄青。”
“我那裡讀過兵法?”吳驥聽著鄭太的讚美,不由得苦笑點頭。
“傳聞唐朝很強,不知其幅員廣漠到哪種程度?”一想到這事,吳驥再也等不得了,找到鄭太,借了一幅唐朝輿圖,再與當代中國的幅員一比,又要大很多。
唐朝的幅員,除了包含當代的中外洋,另有越南、中亞、蒙古、西伯利亞的一部分,比起當代中國多了好幾百萬平方千米的地盤。
“嗯!”鄭太非常欣喜的點點頭,嗬嗬一笑,調子轉高:“吳大人,眼下官家正重用介甫變法圖強,革故更始,昂揚有為,正需求你如許的人才。吳大人少讀兵法,胸中自有韜略,一句因勢利導之言,道出了用兵之要,好!好!好!”
真是大言不慚!
人,一旦有了目標,就會特彆奮發,吳驥精力抖擻,隻覺有著用不完的精力。
吳驥是越想越奮發,與鄭太高談闊論,二人放開了說話,無拘無束,談得非常歡愉。直到口乾舌燥,鄭太這才告彆高去。
“難是難,一定不能成啊!”鄭太倒是不太附和吳驥的觀點,笑著解釋:“霍去病大名鼎鼎,你想啊,他隻是擊破了匈奴。而我朝,其仇敵可比漢朝多很多,契丹、西夏、吐蕃、西域,這些處所本是中華之地,從漢朝就屬於中華,我朝至今冇有收回,讓人感喟。官家曾有言:若國朝不破契丹、不滅西夏,不光複遼東,不安定吐蕃,不收西域,則不能叫天下一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