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天外飛仙[第1頁/共4頁]
念及這些,這幫人恨不得當即就把日本使者拎到金鑾殿上去,當堂斧正楊逸。
楊逸倒是教過她一招:凡事難決,即用拖字訣。
是以,對李清照的封賞天然是少不了的!若不封賞,此後誰還願把文籍獻出門
朝堂上吵得不成開交,氣流盪漾,金鑾殿的梁上不消打掃,也絕對不會留一點灰塵。
聽到‘阿堵物”這三個字,楊逸笑了,司馬光之流的君子之風重回大宋,把大宋吹得一片純潔,可喜可賀啊!
總不能真把這個朋友貶出朝堂吧!
“楊卿請持續說。”
要想打倒配角,得使出吃奶的勁才行,很多‘副角”在楊逸走進金鑾殿時,不由提了提腰間的玉抱肚,抖擻起精力籌辦群毆。
“李格非為國儘忠在先,李清照為國極力於後,父女兩皆可為世為表率,諸位宰相,你們是百官之首就先由你們說說如何封賞吧口……”
目前堂之上,不顧國庫是否殷實,百姓衣食是否豐足,一味誇大大宋是禮節之邦,本官倒想問問諸位大臣,如果錢荒得不到處理,國用乾竭,官俸難發,民生凋弊,農商之人衣食無著諸位大臣是不是仍要在此空談禮義廉恥門……”
宏偉巍峨的金鑾大殿,玉階盤龍,廊壁飛鳳,祥雲繞頂,紫氣盈光。
這哪行啊門楊逸這清楚是移花接木,偷天換日,混合視聽。
跟著丘重嶽第一個發難,一些禦使及館閣官員,包含給事中劉拯在內,也都紛繁出班,炮轟楊逸,而立論大抵與丘重嶽不異,都是彈劾他有損國體,廢弛大宋純潔而光輝的形象。
你不是彈劾我鹵莽蠻橫,不知禮義廉恥嗎?看看,我帶回這麼多貴重的失佚文籍,為中原文明的持續操心耗力,嘔心瀝血,這蠻橫在哪門這麼高貴的事情,那裡蠻橫了?
劉太後話音剛落,禦使丘重嶽當即出班,高舉笏板,朗聲駁道:‘太後此言差唉!我中原由來,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有禮節之大謂之夏,我大宋擔當中原道統,坐擁四海,德披天下,此泱泱上國、禮節之邦,豈能因小小困厄,而行強掠蠻搶之事門
現在好了,配角終究出場了,獨角戲終究能夠變成打戲了!
在他們的逼迫下,劉太後隻得對楊逸問道:‘楊卿你可有何話要說門……”
楊逸回** 朝,劉濁音既喜又憂,為甚麼喜不必細說,憂的是案頭壓著如山的彈劾奏章,此次該如何措置門
你彈劾他不顧國體,不顧國度名譽,去日本搜刮金銀。
鎮靜之餘,連楊逸弄回個七品誥命都冇人理睬了!
況乎,我不談金銀財寶,是我早把這些‘阿堵物”放下了,你們卻冇放下,還在為此爭辯不休,一嘴銅臭味,你們才真是有損君子之風,屈辱大宋國體呢!
殿中百官早已翹首以盼,大師彈劾了近兩個月,正主兒一向稱病躲在杭州,那感受就象一群副角在台上賣力地唱戲,唱來唱去,就是不見配角出場,觀眾感受無趣,本身也難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