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嶼上題詩[第1頁/共3頁]
“既然兩位大人都寫了詩,另有林公子也有詩作,本王也想題詩一首,湊個熱烈,大師意下如何?”
“豈敢!”
“那裡?”
弘正法師道:“祖王爺,兩位大人,難獲得江心嶼一遊,兩位大人可否賜下墨寶?”弘正法師並冇有聘請趙德芳。
弘正法師本來並未聘請祖王爺題詩,怕祖王爺在兩位大人麵前出醜,現在聽到祖王爺自告奮勇,一時無話可說。
海潮因風動,煙波彙中川。
不止是王清惠不敢落筆,文天祥已經像傻了普通,看著案上的詩句愣愣入迷。是的,他這是真傻了,前麵幾句已經讓貳內心盪漾,這最後一句完整震懵了他,總感受似曾瞭解。
弘正法師從速讓沙彌磨墨。陸秀夫當然第一個先來,他要讓祖王爺和文天祥籌辦時候更充盈一些。
文天祥拱手道:“知吾者陸大人也!”
陸秀夫的環境也好不到那裡去,祖王爺給他帶來太多的奧秘,固然他是傳聞的多,目睹的少,冇有文天祥每天跟在身邊收成的感受直觀,但此次祖王爺對地盤鼎新的論調,帶來的農作物,以及切身耕作,乃至送給本身的電子錶禮品,都深深震驚了他。而這首詩,就是祖王爺本身的寫照,是他那毫有害怕,大氣澎湃的精力,是他胸懷廣漠、信心百倍的氣勢,不但單是要光複江南,還要把北方失地,杭州汴州全數都收回來,並且是要憑一己之力,輪船橫空出世,橫行無阻、乃至霸道在理的光複失土。更有那最後一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赤忱照汗青!”慷慨激昂,擲地有聲,以澎湃的氣勢、高亢的腔調顯現了祖王爺的捨生取義、民族時令和高風亮節,充分表現了他的為大宋、為漢人的民族精力。此時的陸秀夫,也隻能墮入震驚中。
“既然弘正法師誠心相邀,我看兩位大人,又是曾經的同年進士,才高八鬥,學富五車的兩位,你們要揭示一下你們的才學啊。”趙德芳道。
趙德芳卻曉得這首詩是文天祥自鎮江逃出後,聽聞江萬載帶領二王駐守溫州江心嶼的動靜,乘舟泛海趕來彙合,四月初八到達江心嶼,卻得知二王已經去了福州。文天祥百感交集,從鎮江出險用時四十餘天,一起上驚險萬狀,備嘗艱苦,觸景生情高宗天子出亡駐蹕舊地,與杜滸等人在高宗禦座下相擁而哭。當晚他夜不成寐,披衣而起,在寺內牆壁上留下了《北歸宿中川寺》一詩。
兵戈寥落宜追寇,杭州汴州一舟橫。
陸秀夫踱步思考半晌,提筆寫來:《觀嶼》
“文相故意了。”趙德芳就這一句話,文天祥竟然有點動容。隨後弘正法師將兩首詩作謹慎翼翼保藏起來。
王清惠深吸幾口氣,快速落筆,將“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赤忱照汗青!”落於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