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回 鬥猛牛隗不群揚威,遣禦馬諸葛穎獻計[第2頁/共4頁]
宇文述道:“我有部將姚恭,善用六口飛刀,無需靠近便可飛刀奪命。”
宇文述迷惑道:“這類鳥不拉屎的處所,能有甚麼關隘?”
一刀不成,眼看隗不群的犛牛飛奔衝來,姚恭策馬躲過,幸虧這都犛牛回身慢,姚恭不等隗不群轉過身來,對著後背又是一口飛刀,直插後心窩。
戰鼓擂動,小將莫升催馬揮槍,直取湟水部首級隗不群,隗不群舉起手中長柄胡刀,催牛出戰。
“哢嚓!”一聲,隗不群臉上的麵具,被飛刀打成兩截,從臉上脫落下來,一張黑臉頓時在隗不群麵前閃現,此時雖看清楚了臉龐,但是犛牛已近在天涯,“哐!”的一聲,姚恭和跨下戰馬一同被這頭犛牛撞翻在地,隗不群跟上一刀,取了姚恭的性命。
諸葛穎道:“臣有一計,可破這頭牲口。”
不等兩人靠近,姚恭槍橫馬鞍橋,背後抽出一口飛刀,揮臂投去,飛刀直奔隗不群胸口而來,“砰!”的一聲,飛刀正中胸口,但是隗不群卻安然無恙。
“如此便好,快請姚將軍出戰。”慕容三藏道。
世人張望之間,三通鼓起,許國公宇文述和慕容三藏帶領本部人馬,率先開赴。十二道兵馬順次出兵,在隋煬帝和蕭皇前麵前掠過。雄師揮師西進,二十萬兵馬,遙相照應,旗號蔽日,列隊排開,氣勢非常壯觀。
外族戰將騎異獸,非常凶悍出犛牛。
大言一出,宇文述道:“好個狄戎狂徒,誰能出戰,去打頭陣?”
第一道:河間王楊弘;第二道:莒國公蕭琮;第三道:許國公宇文述;第四道:金紫光祿大夫慕容三藏;第五道:嶺南六州總管周法尚;第六道:荊州總管劉仁恩;第七道:玉門行軍總管薛世雄;第八道:左武衛將軍屈突通;第九道:右武衛將軍屈突蓋;第十道:右屯衛將軍麥鐵杖。第十一道:靈州總管段文振;第十二道:歧州總管趙修羅。
大興城西的校軍場上,塵風滾滾,人聲鼎沸,一陣陣戰馬奔馳嘶鳴的聲音,此起彼伏,很多百姓在城西立足張望,誰也冇見過如此範圍的馬隊、戰車。
十二路雄師威風非常,而跟從禦駕親征的宮室也在校軍台前麵列隊等候。這時被俘的那牙也被侍衛帶上了點將台,隋煬帝問道:“那牙洞主,你看朕的大隋將士如何?”
隋軍路過的這個處所,漢人稱之為湟水關,而吐穀渾人稱之為湟水部,因為是丁零族的遊牧部落,又在湟水河邊,以是稱之為湟水部。湟水部憑藉在吐穀渾大王麾下,以是服從於吐穀渾人。
一群戴著麵具的兵士前呼後擁,又蹦又跳,向搞巫術普通,圍著一員大將出了關隘。隻見一員武將頭戴麵具,身穿獸皮烏甲,胯下坐騎更是奇特,一身烏黑,頭上一對牛角高盤,四肢粗短而健旺,軀體長毛下垂,靠近空中,本來竟是一頭犛牛,名曰八字尖角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