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回:救朔州五路劫胡營,收雁門險計降奇兵[第1頁/共5頁]
羊脂白玉透晶瑩,誰知美白藏罪過。
蕭珺言道:“燕榮是我大隋的朝廷命官,空口無憑豈能服人?”
楊弘拿出一個包囊,交予楊廣,說道:“皇上差八百裡快馬,送來一份疾書,我等未敢拆讀。楊廣接過密書,翻開包囊,細細觀讀,說道:“突厥出兵隴西,大敗馮昱、李崇二將,武威、天水、安寧、金城、弘化、上都等地紛繁垂危,催我部儘快反擊,以緩隴西之急。
兩位使官,來到近前,翻身上馬,取出聖旨,言道:“晉王楊廣聽旨!”
張衡對前麵魚俱瓚說道:“晉王妃口諭,接了狀子,帶回問話。”
張衡接過腰牌,這與腰牌已摔斷兩半,對接起來仍可看到腰牌後背,清楚刻著“高邑縣公燕榮配寶”的字樣。張衡把玉腰牌拿給蕭珺,蕭珺搓弄了兩下玉牌,手感津潤,羊脂如露,必是好玉。
“哼!”燕榮道:“我夙來軍法嚴明,勇者取勝,誰敢不聽。隻要老王爺一聲令下,燕榮麾下萬死不辭。”
刺史李光與魚俱羅二人跪倒拜見,楊廣趕快將二人扶起,說道:“刺史大人,死守不降,忠貞可見;魚俱羅單騎闖營,可謂奇功;我定當奏明父皇,再做封賞。”世人大喜。
分兵五路救圍城,隋軍驟至似鯤鵬。
包抄朔州的十萬突厥兵馬,瞬息間人逃馬竄,亂作一團;隋軍裡應外合,四周夾攻,越戰越勇,使得突厥大敗。
麵對山勢險要,晉王楊廣一時也不知如何對策,便命隨行的領導官,依山作畫,構成輿圖,帶回營中,研討攻法。
晉王楊廣率兵劫營,大獲全勝,解了朔州之圍,第二可汗奄羅逃往雁門,大將阿史那被燕榮斬首,雄師浩浩大蕩進駐城內,城中百姓無不夾道相迎。
第二可汗奄羅驚駭無措,幸有大將阿史那,及時趕到,“大汗勿慌,隨我撤走。”奄羅趕快調轉馬頭,跟從阿史那一起北逃。
俄然包抄朔州的四周連營,喊殺聲起,東麵李徹抄襲;西麵王韶抄襲;北麵韓僧壽抄襲;南麵豆盧勤抄襲,四路雄師一齊反擊,截殺突厥連營。此時突厥兵馬尚在熟睡,聞聽大亂,驚駭萬分,混亂不堪。
晉王楊廣把援兵分作五路,專命燕榮挾製突厥退路,本身與河間王楊弘督戰策應。軍令傳下去,河間王楊弘擔憂有這將官不聽楊廣號令,叮嚀道:“晉王調派不成怠慢,今晚半夜,合力劫營!”世人得令,各自點起兵馬,前去埋伏。
話音未落,隻聽關內喊殺震天,九百隋兵趁亂搶關。城頭頓時大亂,城外隋軍登上城池,相互廝殺,第二可汗亂軍當中肩膀中箭,倉猝逃脫。主將木那暗中當中躲閃不及被燕榮一刀砍下腦袋,命喪城頭。
“嗖,嗖。”兩枚信炮打上天空,突厥守兵,不知那邊收回,隻聽的城下人馬躁動,喊殺聲氣,趕快往城頭集合箭弩,防備禦敵。第二可汗奄羅和主將木那也來到城頭,籌辦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