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回:送犀杖兩拒隋使臣,入番州三訪冼夫人[第2頁/共5頁]
麥鐵杖趕快跪倒:“末將愚笨無知,遲誤了朝廷大事,還望殿下定罪。”
韋洸、周法尚以使者身份,進了番州城,城內有做宅院名曰“馮府”,冼夫人先夫名叫馮寶,故而定名馮府。
過了兩日,冼夫人正在梁恩殿喝茶,長孫馮魂倉促來到,冼夫人問道:“孫兒如此倉猝有何要事?”
麥鐵杖帶著十幾個兵卒,沿山坡尋覓。過一個多時候,幾個兵卒抬著翠菊返來,隻見翠菊滿臉是血,奄奄一息。蕭珺俯身翠菊麵前,眼含淚水,問道:“翠菊,你聽到喚你冇有?”
“孫兒自可去打發他們。”
“但講無妨。”
張衡言道:“千萬不成,殿下是皇子,兩邊即將動兵,殿下去了豈不是自投坎阱,一旦扣為人質,我等如之何如?”世人皆同意張衡之言,以為晉王出使千萬不成。
“梁武帝玄孫女,昭明太子以後,晉王妃蕭珺。”樊子蓋如此一說,確讓馮魂有些不測,不敢怠慢,便下了城頭,返回馮府通稟。
隋軍南下,直抵番州,使得嶺南六郡及各部土族,民氣害怕,推舉冼夫報酬國主,聯兵抗隋。
冼夫人焚香三柱,緩緩屈身跪倒在靈位之前,俯身叩首。對著兩個靈牌位,冼夫人凝睇半晌,纔對著牌位言道:“二位先皇,在天之靈,老身來看你們了。”冼夫人神采難過,神情哀痛,自說話道:“我本梁臣,後侍陳主,忠君報國,銘記於心。現在隋兵南下,不知是否天意?兩位先皇若在天有靈,給老身再下道旨意吧。”
“祖母,此次來使,一個叫何蠻,是嶺南人,另一個是便是橫浦關大將麥鐵杖。”
楊廣聽得此言,正中下懷,便站起家來,鞠躬見禮,蕭珺趕快言道:“殿下有事便說,何必行如此大禮?”
蕭珺止不住淚流而下,抓著翠菊的手言道:“翠菊放心,燕榮傲慢,必不得善終。”
冼夫人得知隋軍請出了蕭氏宗親,非常驚奇,問道:“可說是哪位宗親?”
馮魂跑回府院,見到冼夫人,報導:“老祖母,隋軍又派來了遊說使節,竟說請來了蕭氏宗親,要麵見老祖母。”
“全賴娘娘。”話音逝去,翠菊閤眼,不在轉動。
到了次日,蕭珺換了身華貴裝束,前去番州。楊廣命樊子蓋為使,伴隨蕭珺同去。番州城下,早已城門緊閉,城頭之上,箭弩林立,滾木礌石早已備好,隻待與隋軍開戰。蕭珺車輦來到番州城下,樊子蓋催馬在前,對城頭喊道:“我乃大隋使節,要見冼夫人,有要事相商。”
馮暄言道:“祖母平生忠君報國,安境愛民,豈能因一根柺杖而丟了時令,斷送雋譽。”
楊廣肝火驟增,但還是先看河間王楊弘的神采,楊弘這才言道:“殿下,老夫覺得此時不宜動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