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回 屈突通遞送假遺詔,慕容遐急傳真檄文[第1頁/共4頁]
慕容遐把木盒端上,楊諒翻開木盒,見綢布包裹之下,竟是一把茶壺。拜在桌案之上,茶壺上窄下寬,非常穩妥。又見盒內另有字條一張,上寫“皇後賜壺,不必返還。”
屈突通一看楊諒承諾的痛快,便未曾多想,告彆拜彆。
漢王楊諒問道:“本王出兵不能出知名之師,還需定個由頭。”
張衡按皇後調派,選了一個親信之人,名叫慕容遐,此人乃是大將慕容三藏之子,為人慷慨忠義,誠信可靠。張衡一番叮嚀,遂遣慕容遐前去幷州。這纔是:
“下官服從。”
當天早晨,漢王府燈火透明,漢王楊諒麾下眾文武官員在王府齊聚,擺列中軍帥堂兩側,漢王楊諒端坐皋比帥椅,對世人言道:“現在楊廣捏造遺詔,命我回京;而皇後送來密信,勸我原地不動,事關本王身家性命,是去是留,諸位儘可說來。”
“如此最好。”
慕容遐道:“所言極是,殿下若得歸京聖旨,不如按兵不動。”
左參軍裴文安道:“回京是自投坎阱,毫不成行。原地不動,楊廣必定生疑,遲早反目,不如先動手為強,造反殺到長安。”
慕容遐言道:“懿旨就在木盒當中。”
“哦?”楊諒心中迷惑,速命傳旨之人來見,上來之人,身高七尺開外,年紀二十來歲,麵色白淨,眉清目秀,鼻正唇薄,很有俊儀,身著細甲,腰挎寶劍,此人恰是慕容三藏之子慕容遐。拜見了漢王,楊諒問道:“皇後有何懿旨?”
若念本是同根生,應知相爭是手足。
漢王楊諒遵循王頍之計,來到了前廳。屈突通拜見了漢王,作揖道:“下官公事繁忙,不能在幷州久住,殿下何時返京,還望提示下官,也好覆命。”
楊諒微微一笑,答道:“大將軍即將返京,就請奉告我皇兄,楊諒五日以後,馬上出發。”
屈突通放心出使,但皇後蕭珺在宮裡越想越擔憂,便讓小寺人去請大臣張衡。張衡是隋煬帝多年的官邸親信,對大隋忠心耿耿,又扶保隋煬帝即位有功,已被隋煬帝汲引為禦史大夫,得了皇後懿旨,張衡倉促來到宮中,拜見蕭皇後。
二人大喜,蕭珺草擬懿旨,隻寫了八個字:“皇後賜壺,不必返還。”蕭珺道:“這道懿旨隨此壺一同送往幷州,你務必遴選得力之人親往。”
“服從。”
裴文安道:“藩王起兵,始於西漢,向來都是‘誅晁錯,清君側’。殿下就以楊素為奸黨,舉義起兵。”
動手在先欲為強,隻待京師空遭殃。
楊諒翻開聖旨,細細一看,說道:“大將軍一起辛苦,先往驛館安息,待本王稍作安設,商討回京之日。”
皇甫誕道:“犬子皇甫無逸,請將軍帶回京師,值此托福,感激不儘!”
“好!”漢王楊諒大喜,立即草擬兵法,調集冀州、幷州所轄兵馬,籌辦南下。這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