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才女到女皇:武則天是如何改寫曆史的(中)[第1頁/共5頁]
懶惰政務轉向小我吃苦
麟德三年(666年),武則天鞭策女性初次在封禪典禮中擔負首要職位。並提出《請親祭地祗表》,主張由皇後主持女性先祖的祭奠典禮,從而突破了男性主導的傳統。在封禪泰山時,武則天擔負亞獻,使禪禮成為純女性參與的首要場合,顯著晉升了女性在國度禮節中的職位。
西域戰事
《樂書要錄》是一部唐朝極具史料和學術代價的樂律文獻,除少量內容因循前說外,大部分記錄富有實際意義,在中國當代音樂史上占有首要職位。全書共十卷,固然當今僅存第5、6、七卷,但它為研討唐朝音樂供應了貴重的質料。此書不但記錄了當時的音樂實際,還反應了當時宮廷和社會音樂餬口的實際環境。
通過這些軍事行動,武則天不但安定了唐朝對西域和西南邊陲的節製,另有效抵抗了北方突厥的威脅,保護了唐朝邊陲的安然與生長。
在位期間,武則天推行了告發軌製,規定任何人皆可告發且不受私審限定,告發者享用虐待,若所告合適旨意還能破格升遷。這導致苛吏如索元禮、周興等人掌管束獄,利用酷刑逼供,激發了一場殘暴的政治毒害,朝野高低大家自危。
閉幕苛吏期間
武則天在朝期間至武周建立今後,唐朝與周邊各國的軍事活動頻繁,特彆是在西域和西南邊向,以及應對北方突厥的威脅。
- 與日本的交換:早在垂拱元年(685年),武則天贈送日本(當時稱為倭國)兩隻大熊貓和七十張毛皮,表現了兩國之間的友愛來往,這些在日本汗青上都有過記錄。
- 歡迎東羅馬帝國使節:大足元年(701年),東羅馬帝國(拂菻國)調派使節拜候長安,朝見武則天。此次拜候加強了兩邊的政治聯絡,並促進了東西方之間的文明交換。通過這些交際活動,武則天不但穩固了唐朝的國際職位,還鞭策了分歧文明間的相互體味與合作,為後代留下了很多值得銘記的汗青篇章。
稱帝後的第二年,即天授二年(691年),武則天開端對苛吏停止了內部清理。她起首操縱苛吏來俊臣肅除了另一名苛吏周興。至萬歲通天二年(697年),跟著政治局勢逐步穩定,武則天認識到苛吏政治能夠帶來的負麵影響,決定結束這一局麵。因而,她命令處決了來俊臣,標記取苛吏期間的閉幕。
鞭策文明奇蹟生長
上元元年,武則天發起將父在為母服喪期從一年耽誤至三年,不但表現了對女性的尊崇。也竄改了傳統禮法,誇大了母親在家庭和社會中的首要性。武則天稱帝後,公開征召“女史”,組建了一個由女性構成的參政群體。這些女官賣力草詔製敕,如上官婉兒,她便能夠參與定奪百官奏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