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萬王之王(大結局)[第2頁/共3頁]
本來正值崛起的黑衣大食,一下又被打的脊梁骨都快斷了,國中墮入了內鬨,紛爭各處。
足足二十萬大食軍隊啊,就這麼一次性被安葬在了西歐封城下!
誰都清楚,一旦西歐封告破,恐怕波斯也就亡了,到時候唐軍就會墮入大食人的包抄當中,想要突圍就要花大力量了。
養精蓄銳多時的大唐馬隊,就像一把熾熱的鋼刀劃過乳酪普通,敏捷切開了大食人的軍隊。
這個期間裡,不會再有安史之亂,可有冇有其他動亂,誰又能說得清呢?
讓波斯人跟著一起撤往碎葉城,恰好添補本地的人丁。
可惜他們的標兵比不了唐軍的精銳,冇多久就被毀滅了個潔淨,這個時候大食人的將領們固然反應過來了,卻也已經晚了。
如許的自傲是在一次次交戰中積累下來的,起碼到目前為止,大唐的軍隊對外作戰還幾近冇有失利一次。
獨一值得疑慮的,就是遵循伊嗣埃三世嘴中的描述,這些大食人應當有些像汗青上的佛兵。
冇讓大食人的將領們慌亂太久,比及唐軍的重馬隊鑿開了大食人的行列後,唐軍的輕馬隊接踵而至。
要說大食人此次還算謹慎,他們也曉得大唐的軍隊能夠就在四周了,不斷的往外派標兵。
而那些在火線攻城的大食軍隊則墮入了惶恐,進也不是,退也不是,不過很快他們就不消再思慮這些題目了。
正在西歐封慶賀的伊嗣埃三世和李績很快就收到了大食人要策動聖戰的動靜,伊嗣埃三世非常惶恐,戰戰兢兢的向李績提及聖戰時大食人的可駭。
“速速上馬備戰!”
但是在他冇重視的時候,大唐的那些陌刀步兵已經悄悄開端對大食軍隊停止包抄了。
開元八年,河中都護府完整建立好了,順帶還設立了波斯都督府,伊嗣埃三世就是第一任波斯都督府多數督。
河中都護府和波斯都督府的小國紛繁上朝大唐,尊李恪為“萬王之王”,大唐也步入了一個新的期間。
可這個時候,大量大食軍隊已經殺紅了眼,都隻在體貼麵前的西歐封,畢竟打下西歐封款項美女全都有了,又有幾人能顧得上火線產生了甚麼呢?
徐達一語指呈現在大唐軍隊麵對的窘境,糧草轉運端賴波斯人,如果真的聽任不管,恐怕十幾萬大唐軍隊就要坐蠟了。
思前想後,李績也不籌算坐以待斃,他要求伊嗣埃三世派一些波斯人充當領導,他親率唐軍在波斯故地斬殺那些大食人,並且肅除上麵的叛徒們,以此震懾大食。
固然兩邊兵力相差三五萬,大唐的步兵更是不過兩萬,但他們就是有全殲大食軍隊的自傲。
不管大食士卒的抵當有多激烈,畢竟不過是螳臂當車,這一戰生生從中午殺到了下午,陌兵器們手都殺的軟了,隻憑一股心氣在撐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