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禹鑄九鼎 華夏永傳承[第2頁/共5頁]
玄月月朔,一大早。大禹便帶領伯夷、皋陶和當年治水時候的幾個兄弟伯益、勾股、九章、神農、愚另有塗嬌和啟兒,齊齊來到了朝堂前,等候著幾個神仙的到來。
幾位老神仙道:“當年治水的時候的兄弟都生長起來了,可喜可賀。”又指著夏啟問道:“這個少年就是啟兒嗎?可真相稱年的大禹啊!大禹的兒子都這麼大了!可喜、可喜!”
第一隻豫州鼎鑄成以後,每過九天便再鑄成一隻金鼎。五位老神仙和巽二日夜保護在鍊金爐旁。大禹擔憂他們過於勞累,叮嚀在鍊金爐旁搭起帳篷,設好床鋪,讓神仙們吃好,喝好,歇息好。
巽二見三位老神仙各顯其能,行動舉止蕭灑。因而也想要揭示一下本身的風采。隻見她伸出了左手的手掌,湊到口邊,悄悄地吐了一口仙氣,隨即用右手拿著的巧的芭蕉扇,向手掌悄悄地一扇。隻見一道氣流,呼的一聲便鑽進了爐膛。爐膛內燃燒著的焦炭頓時燒得通紅。火舌從鍊金爐的上呼的一下便竄上了高空。眨眼之間便映紅了天空。
隻見金正蓐收身著一身紅色的衣裳,身高九尺,一張豹子臉,麵似淡金,一對黃眉,一雙虎目,臉上棱角清楚,懷中抱著一柄金鞭,渾身高低透著一股肅殺之氣。
火正回祿見他們二人舉止蕭灑,本身也不甘掉隊。隻見他也將衣袖一揮,順手摘下了背後的火葫蘆。背對著鍊金爐,連看也不看,一按構造,從葫蘆裡便放射出來一股神火。“呼”的一聲便竄進了爐堂,頃刻間引燃了爐內的焦炭。
那氣象蔚為壯觀,帝都的老百姓不但白日圍著旁觀,到了夜晚還圍著不肯散去。都想一睹這絕代的盛事。
隻見每隻金鼎,鼎高九尺,圍三丈,重一萬餘斤,鼎身上鑄著各個州的名山,大河和穀物、植物、礦藏。
隻聽得“嗞—————”的一聲,金鼎上升起了一團白霧。待白霧散儘以後,再看金鼎。黃澄澄。金燦燦,耀人眼目。世人齊聲喝彩:“成了!鑄成了!金鼎鑄成了!真是寶鼎啊!真是神器啊!”
幾位神仙道:“神仙精力暢旺,不睡覺也行,更是不講究吃的,住的。能夠為朝廷鑄成九鼎神器,也是我們的光榮。就是不吃不喝,不睡覺,也冇乾係。”
最早到來的是風神巽二。跟著一陣輕風從東南邊向吹來,風神巽二飄到了朝堂前。隻見巽二身形超脫,穿一襲曳地的紅色長裙。一張鵝蛋臉,兩道柳葉眉,一雙杏核眼,手中拿著一柄芭蕉扇。風騷風雅,光彩照人。
木正句芒見了大禹,倉猝抱拳拱手施禮,道:“不知大夏天子呼喚老朽所為何事?我來遲否?”
更有猛虎,熊羆,耕牛和駿馬。讓人一看便曉得這是意味豫州的寶鼎,更有《豫州鼎》三個篆字鑄於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