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會稽山諸侯大會怒斬防風氏[第2頁/共5頁]
大禹道:“天下八百諸侯,接時到會八百七十八家。比你路途還悠遠的多很多,為甚麼誰都冇有早退?而你防風國離得並不遠,反而早退?本來已經早退了,如何還敢強辭奪理?”
子爵國的國君稱為子。出行的儀仗用二馬匹駕的車,祭奠用二隻鼎,給朝廷交第三等的貢賦。
防風氏道:“這我還是為了給你麵子纔來的,若不然,就乾脆不來了。防風國路途悠遠,早退了也在所不免。”
防風氏的部落住在封山之陽,海內儘是湖泗風渚,港汊縱橫迷離,汀渚星羅棋佈。湖蕩四周長滿了蘆葦。
離八月十五開會的日期另有半個多月的時候,大禹一行人馬便來到了塗山國。隻見塗山國淨水潑街,黃土墊道,張燈結綵,一派節日氣象。
先是跟從夏地相國伯夷讀書。垂垂長大以後,伯夷又請來了一名神仙廣成子,做夏啟的教員。
大禹道:“狂徒防風氏,你這時才悔怨可惜晚了。明天我就是要殺了你這個邈視朝廷,目無天子,目無國法之輩。以儆效尤。你不是要在天下諸侯大會上立名立萬兒嗎?我明天就成全你,就用你的腦袋,給朝廷立威。此後再有敢邈視朝廷,邈視天子,邈視國法的,這個防風氏便是表率。”
最後朝廷要求各國諸返國以後,將各國的金器(當代稱銅為金),進獻到朝廷上。由朝廷用各州的進獻的黃金,鑄成以個州名定名的金鼎。天下九州,共鑄成九隻金鼎。每州金鼎的鼎身上,都刻上每州的名山名水和名產。一列排開,擺放在朝堂的門前,永久傳承。以示中原九州一統,天下歸王。
這個廣成子是一名大名鼎鼎的名的神仙,已經經曆過數個朝代。白鬚白髮白眉毛,白髮童顏。誰也不曉得他有多大的年紀。他胸中的的學問,廣博高深。知天文,識地理,通古今。武功武功樣樣精通。
第二天,長辛、豎亥二人籌辦挑選諸侯大會的會址。塗山侯建議道:“城外有一處絕好的去處。疇昔稱做茅山,又叫苗山,山不算高卻靈秀,水不深卻清幽。主峰叫做香爐峰,是最合適召開諸侯大會的處所。”
第三項,公佈天文曆法“大農曆”。規定一年為十二個月。每個月從月圓到月虧為二十八天。每個月裡要有二十四個骨氣中的二個骨氣。如果哪個月中隻要一個骨氣,那麼這個月便稱作“潤月”。有潤月的年份為十三個月。
長辛、豎亥帶領世人來到茅山實地一看,公然是一個好處所。真是蟬鳴山逾靜,鳥鳴山更幽。正合適於召開天下諸侯大會。
因為在茅山召開的諸侯大會。會稽、覈定了天下貢賦。以是今後便將茅山改稱為“會稽山”了。“會稽”就是“管帳”的意義。今後會稽山名揚天下,叫了幾千年,一向叫到了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