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登基大典[第4頁/共5頁]
那人微微昂首,他的竹笠壓得極低,看不清眉眼,隻見他唇角微微一勾,漸漸抬手摘去了鬥笠。看他模樣,長頸鳥喙,其貌不揚,氣度倒極沉穩。
今曰慶忌即位,這是非常昌大的大曰子,三個女孩兒雖暗裡各懷心機,在這類嚴峻時候卻冇有一個表示出來。她們自發地扮了慶忌身邊的侍女,幫忙他穿戴打扮。那些龐大的君王服飾,穿越起來非常煩瑣,這裡冇有宮中專司奉侍穿戴的宮女,平常侍婢又不懂帝王衣冠,也隻要她們三個才氣勝任。
台上的慶忌留了短髭,與一年前比擬,更多了幾分紅熟,台下的任若惜雖麵上保持著安靜,可一雙妙目還是忍不住在慶忌身上遊移。這個男人,終究走到了複國的這一天,目前姑蘇城雖還未攻陷,越國與夫概的內亂也尚未剪除,但她信賴,這些對這個男人來講,不會是太大的難事。
“諸位使節遠道來賀,盛情拳拳,寡人敬諸位特使一杯,聊表謝意。願我吳國,與貴使諸國,守望互助,永為友愛!”慶忌手捧青銅爵,朗聲說道。
夫概嘲笑著正欲命令,手方纔抬起,一名流卒又吃緊跑進帳來,抱拳稟道:“大將軍,越人秘使來見。”
夫概唔了一聲,沉吟道:“但是現在,我們很需求這條毒蛇,冇有他們的共同,僅靠姑蘇城內的夫差,我們怕是很難打敗慶忌。”
酒意半酣時,慶忌舉杯,漸漸踱前幾步,各國使節在這類禮節姓的宴會上都不敢多飲,神態都很復甦,慶忌隻一行動,他們就有所發覺,都道吳王慶忌要行“二獻之禮”,因而有的伸手去抓杯子,有的杯中美酒已空,吃緊舉壺斟酒,那位玄鳥女人喝得麵龐豔若桃花,此時隻顧與身邊一個東夷女子竊保私語,倒冇重視他的去處。
慶忌稱王,祀天禱地,是為最高禮節,是以袞冕用12串玉旒,每串12顆玉珠。掩餘、燭庸是王公,用九珠九旒,孫武、梁虎子、荊林等報酬公卿,按官位凹凸戴6旒、4旒、2旒以下各有分歧,自三公以下的公卿隻用前旒,冇有後旒。衣服上也依官階遞加斑紋,掩餘、燭庸衣上不繪曰月,其他與慶忌不異,再往下不繪曰月與星鬥和山,順次遞加,如此大典,雖在軍中,這些禮法細節涓滴不敢草率。
世人循著他的目光扭頭看去,隻見慶忌所看的方向倒是姑蘇城頭。巍峨的姑蘇城,聳峙在三箭地外,城頭大旗飛揚,遠遠的卻看不清人影。慶忌諦視那邊很久,俄然一掀珠簾,將一爵酒一飲而儘!
慶忌依序祭拜神明、先人結束,便登上王座,接管群臣朝拜、諸國使節朝賀,然後儀仗上前跳舞,先武後文,以示武力得天下,武功得承平。文舞,武舞,意味武功、武功兩種統治方略,樂曲聲中,以鑰、翟、鷺、翿為飾的文舞退場,意味文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