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帶著空間闖美國 - 000079 創紀錄的納高

000079 創紀錄的納高[第1頁/共4頁]

2000年11月17日,斯圖加特火車站旁的廣場上,納高遵循泰星號沉船的原樣複製了一個龐大的模型船,並將此次拍賣會的拍品,哈徹盜撈到的35萬件中國當代內銷瓷器安排在木船各個部位。

但上天偶然候就是如許,好人卻有好運氣,在1998年的時候,他又交運的打撈到了彆的一艘從中國開往歐洲的泰星號(teksing)帆船。

泰星號是一條中國清朝廈門港的三桅遠洋貨輪,1822年(清道光2年)1月14日,泰星號搭載著1800名中國移民和上千噸的貨色駛出廈門港,可惜它卻始終冇有達到它的目標地雅加達。

固然插手此次拍賣的人數空前,但是因為主理方出於多方麵考慮,事前並未直接在中國大陸投入告白鼓吹,以是參加的華人大多數是香港、台灣以及大陸以外的其他華人圈中的藏家和炒家。

說句題外話,我們國度大力生長陸地尋寶,打撈出“南海一號”就是被麥克哈徹逼的。

毫不牽強地將拍品與它的淒美出身打包出售,突破了曆次拍賣會“隻賣商品、不賣故事”的情勢;

麥克一開端盜撈南海文物是在1984年,哈徹在荷蘭東印度公司塵封的檔案館裡讀到一條資訊:“1725年冬,‘哥德馬爾森’號中國商船滿載著瓷器和黃金,在廣州駛往荷蘭都城阿姆斯特丹的途中觸礁淹冇。”而後,哈徹費經心機,顛末一年多時候的打撈,終究在中國南海海疆勝利地將那艘沉船打撈出海。隨後將沉船拖入公海藏匿。

對拍賣會所停止的團體包裝不管從構造到策劃,其精美程度、所投入的資金量均創下了曆次拍賣會的最高記錄;

哈徹臭名昭著的海盜行動曾遭到多個國度的怒斥,但雖說也有一些國際條約能夠拿做說事,卻並不具有本色性的法律意義,再加上此人諳熟各國相乾法律,且做事工於心計,手腕狡猾周到,不留多少馬腳,以是,至今為止,哈徹仍然能夠明目張膽地混跡於各國水域,特彆是公海,年複一年地持續處置海上盜寶的活動,各國當局也何如不了他。

說這件事就要說到一個名叫麥克哈徹的英國人。此人號稱“水下文物剋星”,平生多次在中海內海及鄰近公海打撈當代沉船,倒賣了無數貴重的中國文物。此人可謂新期間的海盜,讓中國文物界提起他就牙癢癢。

他來到澳大利亞,本想在悉尼重新上演當年荷蘭的一幕,但在很多考古事情者和華界人士的激烈抗議下,澳大利亞當局不答應邁克?哈徹在澳拍賣不法所得中國文物。因而他思考再三,來到華人冇那麼多的德國,找到了納高公司。

當然了,此次拍賣會也不但是這些好的方麵,就是這場拍賣會,讓歐洲人對中國明清瓷器的代價有了重新認定。也就是這場拍賣會,讓天下其他拍賣行,包含蘇富比、佳士得找到了新的事蹟增加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