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第1頁/共2頁]

我寫這本書的初誌,是想弘揚處所文明,把處所的人物傳說、地名傳說,用網文的情勢通同表達出來,上傳到網上,讓更多的人賞識、享用處所文明的豐富多彩。

筆名“撿貝拾珠”,也是基於這類考慮而起的。

這部作品並不很勝利,點擊和訂閱都很少。我也曾想過放棄,曾經停更十個月。想到本身的初心,想想在棘津州大地上傳播的這些美好的傳說故事,我又咬牙對峙了下來。

部落格地點:http://blog.sina.com.cn/u/1800831717

文中的棘津州,不是現在的縣名,倒是汗青上曾經用過的、現在的文人墨士仍然在用的舊縣名。如《棘城跫音》,這裡的“棘城”,指的就是現在的縣城,並帶出了汗青上的老縣名棘津州,本縣人一看都曉得。

我之以是用了汗青上的縣名而冇有效現在的,因為這是收集快餐文明,第一章上傳出去,任何人都能看到,現在後的寫作還很長,略微袒護一點兒,內心還安靜一些。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設置了八龍壇之一的龍一,設置了穿越的亓曉婷,以他們的愛情故事和送歸八龍壇為主線,把這些傳說故事串連起來,構成一個連貫的長篇文學作品。

非常感激花語女生網給我供應了一個揭示本身作品的平台,讓我把本身的所想、所思、所知,用筆墨上傳到這裡,與大師分享。

萬分感激!!!

有的朋友對書中的傳說故事能夠似曾瞭解。是的,有的傳說故事確切傳播很廣,各地有各地的版本。但本書所采取的,大多是本人在上個世紀8、九十年代彙集並清算印刷的一個小冊子《棗強的傳說》內裡的故事,隻不過飽滿細緻了一些。

有的是一個傳說觸及多個村落,如《八龍、文口、紫龍、流常及花圃的傳說》中的八龍、文口、紫龍、流常、花圃;《用錯人》內裡的塔上、橫頭、營頭、十七戶、王鈞、樸莊;李洪跑馬占地的李遷莊、邊村、倘村等。

任強是穿越的,這個好瞭解;白玉鳳星就有些高聳,因為在太古神話中,底子冇有白玉鳳星這個名字,珠寶山也是如此,是拾珠在編寫《棗強的傳說》中假造出來的。

在2010年,我把此中的部分文章上傳到我在新浪網的部落格裡了,在百度上一百度文章名,就會呈現。偶然百度方言,也會找到整篇文章。

感興趣的朋友能夠疇昔看看;有思疑的朋友也能夠參考對比。但千萬不要說我是抄襲喲!!!!!!!!!!!!

都說網文有套路,我能夠坦誠地奉告大師:此書冇有按任何套路寫作,統統情節安排,都是按照所要表達的內容而定。

本書觸及實際中的村名一百多個,占了棘津州現有村名的五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