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第1頁/共4頁]
這一點方天林並不料外,來時沿路兩旁他三不五時就能看到甘蔗的身影。明顯本地就產蔗糖,不過品格好的那些估計都往內銷,店鋪裡售賣的紅糖,大多都不如何樣。
沈家河越來越能揚長避短,他曉得本身反應及不上彆人,那就多聽少說,跟人談買賣時也如許,等對方說完了,他纔開口。如許還能麻痹對方,讓對方覺得他很輕易對付,不知不覺中就鬆弛心神,等反應過來後,才恍然本身粗心了。
兩邊都成心合作,隻是代價一向都談不攏,這便從上午談到下午,都遲遲冇有個成果。
撇高興中無謂的擔憂,方天林持續手頭的事件。林山縣城彷彿不產鹽,方天林策畫了一動手頭食鹽庫存,決定去少量采買一些。其他東西很多都能夠找彆的物品替代,但鹽不可,即便他帶的很多,也得儘量多儲備一點。
食鹽是必須品,又是賣方市場,臨時方天林也冇甚麼太好的體例,這個價隻能忍了。幸虧穀中存貨比較多,此次出來采買上一些隻是以備不時之需,短時候內不消愁這個。
如果方天林說會幫忙他們對抗糧商,農戶兼職小販們怕是會立即收攤走人,並在無人重視到的角落,拿看瘋子的眼神對待他。
沈家河不想見血,他得極力尋覓合適的合作火伴。這也是冇體例的事,現在沈家人手不敷,臨時分不出人構成商隊自行往內銷貨,而他們用錢的處所又多,手中的貨色冇法囤積,等不到外來商隊進林山縣城收買時再售賣,隻能把貨色賣給本地人,代價自是要比本身賣低上一層。
這點,沈家河倒是能接管。林山縣本就是個小縣,本地公眾消化不了這麼多貨色,轉手將收上來的貨色賣給外埠販子,是商家最來錢的買賣,多一道過手的法度,代價便低一檔,這他早故意機籌辦。
有錢好辦事,付了定金以後,小販們臉上笑容都更樸拙了一些。
糖倒是便宜,一斤十幾二十文就能買到,不過品相就不能包管了。
一問代價,方天林眉頭微蹙。貳心中固然做好了鹽價不低的籌辦,卻也冇想到會這麼高。這裡離海邊實在不算遠,就算鹽冇有其他路子獲得,海鹽定然能運出去。照理,林山縣城鹽價該比廣延村那邊要低很多,哪成想兩地鹽價竟然非常靠近。
林山縣城可就大為分歧,在冇有找到聯盟之前,還真就隻沈家一家在單打獨鬥,不,應當說隻要方天林跟沈家河兩人在鬥爭,大多數沈家人可都還在雲州城那邊。
方天林需求時候生長,今後如果本地豪強情願同他合作,他也不會推拒。人力有窮時,光靠沈家不成能把統統事情都做到,能把他們捲到本身的戰車上,那是最好不過。隻要他們不來招惹他,他就不會主動反擊。用拳頭說話固然很多時候都很管用,畢竟不是最好的處理體例,多數人共贏纔是他但願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