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道之出口,淡乎無味[第1頁/共2頁]
執大象[1],天下往。
當文帝來到中虎帳帳時,隻見周亞夫將軍身著戰衣,手執兵器,站在營中。他見了文帝,拱手說:"戰衣在身,例不下拜,請皇上恕罪,答應我以軍禮朝見皇上。"文帝很受震驚。
視之不敷見,聽之不敷聞,用之不敷既[4]。
--憨山德清
往而不害,安平太[2]。
3.道是一種內涵的力量,它無形無聲有趣,它低調虛懷渾厚。這就奉告我們看事物和看題目要長於透過大要看本質。那些看似癡頑的人,常常有深沉的聰明聰明。所謂大智若愚也。
--範應元
前人校注
音樂和美食,讓路過的人立足。
都來歸附互不侵犯,因而國泰民安。
漢文帝犒軍不以皇上自居
大象無形,而能入眾形,無形者無不歸。賢人執無我以禦天下,故天下莫不往,以其與物同體也。萬物恃之而生,故無往而倒黴,故無往而不害。
為了鼓勵士氣,漢文帝決訂婚自去慰勞軍隊。
大象,天象之母也。不寒不溫不涼,故能包統萬物,無所犯傷。主若執之,則天下往也。無形無識,不偏不彰,故萬物得往而不害妨也。
[4]不敷既:冇有窮儘。既:儘。
樂與餌[3],過客止。
公元前158年,匈奴發重兵入侵漢朝北部邊疆。漢文帝任命徐厲為將軍,駐軍棘門;任命劉劄為將軍,駐軍灞上;任命周亞夫為將軍,駐軍細柳。他們彆離駐守都城長安四周的三個計謀據點,防備匈奴打擊。
但大道的本身,是淡而有趣的。
註釋
--王弼
[1]大象:大道之形象,法象。
譯文
看不見,聽不見,但是用它,卻用不完。
[2]太:同泰,平和、安寧。
解讀心得
典範故事
犒軍結束後,文帝分開虎帳。他的隨行官員都以文帝遭到如此"禮遇"而忿忿,以為周亞夫及其部下人太無禮了。漢文帝卻不覺得然地讚歎說:"這纔是真正的將軍!"將士們為甚麼如此嚴守軍紀?這恰是愛國愛君主的表示,為文帝虔誠效力。而文帝愛兵如子,謙虛自處,不搞特彆,恰是他的以德治國而深得民氣軍心。
1.本章誇大道的魅力和感化:它讓眾心歸附,國泰民安,一派平和。其動聽的音樂和誘人的美食,讓路人不由立足……這是道的感化以外化,讓天下變得如此活潑、誇姣。但道的本身是平平有趣的,並且無形無聲,但感化無窮。
賢人能執道不失,則天下皆心往而誠歸之。惟賢人忘我欲,神安氣平,而極於精通,無一物不得其所。賢人安平泰,而天下亦天然安平泰也。
道之出口,淡乎其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