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零七章 會盟(二)[第3頁/共5頁]
夏時安笑著點點頭,持續說道:“惜辭甚是,說到這管理天下,還要靠士大夫,前朝太祖天子武夫出身,天下安定後還不是要與士大夫共天下。現在聖上隻是權宜之計,將來還是要回到武功的路上來。”
常遇春舉頭走在前麵,夏時安、陶希言客氣地請朵忽迷兒三人前行,五人相互謙讓,客氣地不得了。走在退席的路上,五人和談笑語,彷彿是多年訂交的老友普通,隻是更在前麵的諸多明軍將校軍官一言不語,跟他們的主將一樣,隻是冷靜前行。
題目提到常遇春那邊,他喝了一口酒道:“陛下給我一封手劄,說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算過,下月初四是個黃道穀旦,就定在那一天。”
當晚,兀魯回河邊,上百堆篝火將這裡照得一片透明,上千人圍坐在篝火中間,歡聲笑語與篝火劈裡啪啦的聲音一起迴盪在夜色當中,火堆上的烤全羊香氣四溢,如同這歡慶的氛圍一樣濃烈。
夏時安一時抓瞎了,他隻賣力宣讀聖旨,至於這冊封典禮遵循劉浩然的意義則是聽常遇春的安排,畢竟人家要賣力全部典禮順利、安然地完成。
常遇春沉吟一下說道:“好吧,縱情就好,告訴輜重營。”
他的態度放得更低,中間的馬馬速該和嘉度奴特也是一臉的卑謙,臉上暴露誠心的笑意。
接著馬馬速該將其子馬哈木,嘉度奴特將其子阿魯台也先容引見給世人,一番寒噓以後,夏時安出言問道:“可汗,兩位大首級,這三位公子但是要去北京拜階覲見聖上的?”
大師一聽便安下心來,既然天子陛下特地請天文台算了黃道穀旦,申明陛下對此事的正視,天然要順從旨意。再說了,六月初四離現在不到十天,這幾天還等不了嗎?朵忽迷兒、馬馬速該、嘉度奴特內心反而暗喜,這空出來的時候剛好能讓他們拉攏結好明軍將領軍官和上使。
朵忽迷兒三人臉上的笑意更濃了,他們捨得讓自家的嫡子去大明當質子,天然是衡量過利弊,如果能在大明學習,學得一身本領不錯。現在大明恰是鼎盛之時,武功武功的人才比比皆是,天然能學得很多東西,最首要的是在大明帶上一段時候,與大明建立起傑出乾係,到時返來漠北逐雄爭霸,大明必然是大力支撐,中原人不是很看重師生乾係嗎?他們的門生管理漠北草原,另有甚麼不放心的?
“嗯,免禮!”常遇春淡淡地應了一句,他臉上的倨傲連一絲埋冇的意義都冇有,全數擺在臉上。
回禮結束,夏時安拱手道:“聖上本來想請副相汪大人和禮部尚書錢大人前來宣讀指書。隻是兩位垂白叟身子骨薄弱,難耐這漠北的風寒以及路途上的顛簸。聖上體恤臣子,故而命我等年青體壯之人前來。在南京拜階辭恩時聖上特地叮囑臣等二人,必然要向可汗和兩位大首級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