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孝心[第1頁/共7頁]
“如許齊王的企圖也不會早早的透露了,不像現在,即使皇上心中對王爺有所芥蒂,卻更把這些都歸類到了黨爭之上,統統都是高高舉起悄悄落……”
這頓午餐皇上吃得舒心,飯後又在蓉妃處小憩了半晌,比及午後去了書房措置朝政的時候,吃著蓉妃送來的消暑的綠豆百合湯,不由地神采就又溫和的幾分。
“既然你不肯意說,我就替你說無缺了。”明華見李鐵死死咬著下唇一言不發,就嘲笑了一聲。現在擺出這番慚愧的模樣又是給誰看的呢?若真是顧及那一點點的兄弟情分,也不會為了戔戔一千五百兩銀子就把謝南給逼上了死路。
國公府的環境畢竟跟寧王府不一樣,寧王府裡的人是千挑萬選,顛末端幾次遴選以後留下來的可托之人。加上寧王在京時候不久,寧王府空置多年,職員也不算龐大。
她說到做到,天然不會反口。既然首犯已經死了,又是偶然之失,那麼天然罪不及家人。
“大、大女人,真的要小的如同謝大哥那般死了,才肯放太小的家人嗎?”他顫抖著聲音問道,“大女人如此狠心……小的和謝大哥但是都兢兢業業在國公府做了半輩子的事情了,隻為了這偶然之失……”
“我自問不是個是非不分的主子,若真隻是不測的話,你的家人天然不會受太多連累。隻是,這府裡也不能留了。府中在冀州有著一個莊子,恰好這些年來人手不敷,倒是能夠送去那邊。”冀州並非地盤肥饒之處,這般的去處算不得好,但是卻也是一個去處。
第二日,早朝之上皇上大發雷霆。早有籌辦的郭亭被傳召入宮,當著文武百官的麵被皇上一通臭罵。這位入朝以後還是第二次麵聖的七品小官倒是比任何人猜想的都要沉穩。齊王和魏王都籌辦了些背工,隻怕他一時發急,應對不來。卻冇有想到,這些背工幾近都冇有效上。
比來他也聽到過一些風言風語,說是鄭海與寧王靠近。但是,鄭海每次去寧王府都是他受益的,與寧王並忘我交。現在看來,也全然冇有把寧王放在心上的意義,統統還是謹慎謹慎。
鄭海嘿嘿笑著就又站了返來,低聲道:“這是皇上心疼寧王殿下呢。”
不然,如何能夠這般大風雅方的送給齊王如許一把雙刃劍呢?怕是看齊王這些日子冇了行動,而皇上對他也冇有太大的懲罰,這會兒有些坐不住了吧?
明華在國公府中,對於內裡的動靜卻也不是一無所知。更彆提現在的環境是她早有所料的了,聽著孫半升提起朝堂之事,她的神采連著半分的竄改都冇有,隻低頭看著跪鄙人方的兩小我。
如齊王所料,郭亭天然是冇有半分的遊移,轉頭就把早寫好的參奏的奏摺鈔繕了一遍,讓人給呈報了上去。齊王和魏王兩人明中暗裡,一起給這份奏摺便當之處,當天午後這份由不起眼的一個戶部小官寫的參奏一品大員的奏摺就閃現在了皇上的案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