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基本肅清了[第3頁/共8頁]
沈繁華也搬過來了,不象之前那麼繁忙了,她想親身照顧沈愷幾天,尺尺孝心。沈愷畢竟是她的父親,對她還算不錯,也是因為救她才受了傷。聽沈繁華講起這些日子產生的事,沈愷憤恨不已,他恨萬家人,可對萬姨孃的後代卻恨不起來。沈繁華能瞭解沈愷滿腹的衝突,她和沈榮瑤等人相鬥,隻會讓沈愷難堪。她不想和他們再計算,可他們會放過她嗎?跟他們也隻能走一步說一步了。
“皇姐看哪個好就選哪個,選中誰都是他們的幸運。”二公主語氣很和順。
世人都將駭怪別緻的目光投向杜昶,沈繁華卻一點也不感覺奇特。杜昶一向以識時務者自居,自命能屈能伸的奇才,他甘願頂著綠頭巾服侍端寧公主,也不想削髮爲僧。做了駙馬還是能中狀元,他又何必義氣用事呢?若端寧公主有一天死去,他能夠擔當端寧公主某些財產,還能娶妻生子,不是更好嗎?
萬智一家就如許完了,人們在爭相群情的同時,不恥萬智等人的行動,又談起萬家當年的事,都嗤之以鼻。迫於公眾唾沫星子的強大壓力,萬戶侯府及萬義家,另有萬永璡在北城門四周的宅子都關門謝客,連下人都不敢出門了。
“好吧!那本宮就憑心機選。”
第二天,順天府、大理寺和刑部三堂會審萬智一家的案子,沈繁華被請去旁聽了。三部重新審了萬永琨佳耦,傳聞皇上親身過問些案,又看到這麼多官員審理,萬永琨佳耦就把他們曉得全交代了。萬永瑋媳婦頂不住壓力,也交代了,隻要於氏另有抵賴。幾番酷刑下來,於氏也扛不住了,把細節交代得一清二楚。
“自朕把孟愛卿提為大理寺少卿,就陸連續續收到了六份彈劾孟愛卿的摺子,此中有三份提到孟愛卿插手府視打通考官作弊之事。朕覺得他們妒忌孟愛卿被汲引,成心誹謗抵毀,這幾份摺子一向留中未發。本日又聽沈氏提起,並且沈氏獲得隱密動靜的渠道極其可靠,朕就以為此事不是空穴來風。”仁和帝從禦案的抽屜裡拿出幾份奏摺,丟給孟少卿,“來人,先將孟慶林削職看押,俞閣老,你親身過問仁和三年江東省江州府府試作弊一案,凡涉案者一概嚴懲不怠。”
仁和帝又規複了對沈繁華的賜封,她現在又是芳華縣主,彆的犒賞了她一千兩銀子,算是對她被冤下獄的賠償。方逸從津州帶來為沈繁華助勢的聞林童院的孩子獲得仁和帝和大長公主的訪問,還留他們在宮裡用膳,犒賞了很多財物。浣花齋開業,仁和帝送來了一塊匾額,大有向沈繁華報歉、跟林楠示好的意義。
端寧公主握著二公主的手,問:“皇妹,你說我選哪一個好呢?”
孟氏一族在前朝是書香世家,江東省數一數二的大族,隻是在前朝末年逐步式微了。讀書人家的後輩操縱便利的海路棄讀經商,卻發財了全部家屬。現在的孟氏一族讀書仕進者很多,貿易運營者也很多,合族的氣力更加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