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第2頁/共4頁]
潘辰每天都去門房聽小六說街上的事,府裡的女人們日日抽泣,總感覺變天以後,她們的好日子就要到頭了,如花般的年紀,卻生逢亂世,如果城破,潘家高低長幼前程未卜,如果就此傾倒,她們將今後風雨飄搖,不知花落那邊,故日日感慨。
不得不說,潘壇在這方麵孔似還是有點骨氣的。可早晨跟大夫人孫氏一說,孫氏就不樂意了:
朝廷日複一日的征糧征錢,很多富賈都被官府榨乾,城內各大勳貴世家亦不能倖免,文廣帝昏庸,儘管一心吃苦,不管其他,底下的奸佞拿著雞毛令箭,欺詐訛詐,無所不消其極。用極度的彆例籌去了賦稅,一大半都是中飽私囊,隻要一小半會奉上火線,誤國誤民。
“吾有一太子,年方二十有四,至今未娶,據聞卿之愛女娟秀端莊,知書達理,年事相稱,吾欲替太子求之,不知丞相意下如何?”
如許的衡量利弊,潘壇並本不善於,隻想著回府以後與孫氏籌議。
獨一要擔憂的就是祁氏打進建康,會不會把潘家拉疇昔豎典範給滅了,但按照潘辰的闡發,祁氏既然一起攻城略地過來,都冇有傷百姓分毫,那麼打進建康以後,隻要潘家不做出頭鳥,那應當是冇甚麼傷害的,撐死了也就是給發配出建康的了局吧。
言下之意就是分歧意了。說的好聽叫配不上太子,實在祁正陽那裡會聽不出來,他底子就是感覺太子配不上他家的寶貝閨女啊。
潘壇也不例外,卸去了寧國丞相之職,賦閒在家,蒔花,養魚,教孩子,得意其樂。潘辰再見他時已經是個十五歲的女人,潘筱十八,潘瑜十七,潘秀也十三了。潘壇和孫氏都略微清減一些,反倒是她們在錫城住的人圓潤了很多。
潘壇:……
隻要潘辰不那麼感覺。
祁正陽從龍椅上走下,負手在潘壇四周緩緩走了兩圈,近看龍顏之上帶著倦容,黑麪之下彷彿冇甚麼赤色,潘壇隻敢看了一眼,就緩慢垂下眼瞼,做鼻眼觀心狀。
一家團聚,少不了溫言感到,幾個姨娘更是使出了渾身解數奉迎潘壇,讓素了兩年的潘壇俄然開葷,連著幾日在妾侍房中流連忘返,走路的時候,腿都是軟的。
第五章
接下來的話,潘壇真的但願本身冇聽到,被一個疇前連本身都嫌棄風格的粗人用極其精緻的口氣,提親潘家最受正視的女兒,並且給的還不是太子正妃的位置,隻是一個側妃。
潘壇對祁正陽的要求感到了驚奇,哪有人見麵第一句話就是提親的?幸虧百年世家的風骨支撐著潘壇的脊梁,冇讓他做出有辱門楣的失態狀,沉著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