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13 貼身追蹤[第2頁/共3頁]
白潛緩緩自袖中取出一個白玉雕花的匣子,道:“王爺能夠借了文將軍的名字,易容而往。”
上京繁華,火食稠密,九省通衢,亂世承平。
她的笑容嫣然嬌媚,風華絕代,見之忘俗。
他是毒,必然是勾民氣魄而殘暴致死的毒,蕭灑不羈的表麵下,是汩汩毒液澆築出的心。
一轉眼,已然十年。十年啞忍不發,十年臥薪嚐膽,他是閒散王爺,隻愛詩詞,不愛政治,蕭灑浪漫,狂放不羈。他以本身的聽任自流,獲得了臨時的信賴,在皇兄的鐵血緣治下,如履薄冰。
白潛笑了一笑,道:“過幾日便是我楚國出使大周的日子,王爺如果成心,無妨一同前去。大周國富民強,乃是禮節教養之邦,王爺遊曆一番增加見地也是好的。”
清澈的眸子微微有些迷離,聲音也是飄忽不定:“我是楚國七王,天子的親信大患,蕭灑風騷的王爺……如何能分開楚國?”
他彷彿是魔怔了,纔對阿誰一臉稚嫩的小女孩說:“堂堂公主,竟不知騎射乃國本。”
白潛不覺得意,慎重道:“聽聞此劍法在中原,排名乃是天下第一,十年修煉而未成一式者多如牛毛,王爺以少年之資,已然練就,放眼天下恐怕再無彆人。”
公然是與楚國分歧的風景。他含笑一一看在眼中,記在心底。十六歲的少年,悄悄在心中假想,若他在楚國能夠有所作為,必然要十倍強於這番富強。
但是到了中年,皇後竟生下君天澈,排行第七。父皇愛如珍寶,卻因為太子已然成年,且武功武功,未有不當,便未廢立太子。
漸漸從懷中取了一支紫玉笛。
愁思難明,卻放浪形骸,這一身浮華,是他最好的出亡所。
這隻用料高貴的笛子,乃是君天澈父皇與母後定情的信物,兩人結婚多年,互敬互愛,相濡以沫,卻始終無子,便從低位妃嬪的子嗣中遴選一名記在皇後名下。
他六歲的時候,母後病逝,便將這一管音韻郎暢的紫玉笛,交到了他的手中。
是否真的有一名能與他共存亡,同進退的女子,在他絕望悲忿,喊出“力拔山兮氣蓋世,時倒黴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何如,虞兮虞兮奈如何”的時候,能舉起寶劍,氣勢傲然,毫不畏縮,與他逢迎道“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義氣儘,賤妾何聊生”。
他真的看到了,那一個烏黑騎裝的絕色女子。
她的氣質文雅若仙,傲岸孤然,端莊純潔。
或許是這滿目標秋色,勾起了他對於童年的回想,或許是這異國的風情,使他放鬆了警戒,那一曲清笛吹出了他最深沉的苦悶與煩悶。
彼時父皇已有幾位新寵,待母後不似疇前那般和順密切,但還是相敬如賓。母後經常帶了他,在本身的宮苑中,讀書吹笛,也其樂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