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東漢末年梟雄誌 - 九百零三 郭某人最懂得什麼叫捨得

九百零三 郭某人最懂得什麼叫捨得[第1頁/共3頁]

當時有官員提出反對定見。

當然這類設法不能往外流露,他就簡樸一句“孤修了那麼多路就是用來做安排嗎”,就把統統質疑給強行壓抑下去了。

和兩千石的郡守、一千石的縣令縣長另有更基層的五百石鄉長三百石村長有較著差異。

為了中心集權,形成些許的行政不便也不是不能接管的事情,人事任免這類大權必須把握在中心,而不是處所。

郭鵬冇有對這些處所職務的詳細權力做出甚麼竄改,而是對構造佈局停止了優化。

不過魏國就不再存在有州牧這個職位了。

要擔負刺史,就需求過硬的才調和政績,另有天子的認同,是真正的國士之才。

一向到郭鵬建立魏國今後,這類環境不複存在。

郭鵬建立魏國今後,把刺史的薪俸層級晉升到了三千五百石的層級。

魯肅卻有些不安。

郭魏帝國明白規定州刺史就是一州行政主官,是郡太守的下級,郡太守需求服從州刺史的行政號令。

州刺史和郡太守都是中心任命,不像州牧,另有對郡太守和縣令的任免權。

當然主官能夠向吏部提出定見。

刺史層級更高,官位更高,報酬更高。

這也是東漢朝廷無法之下的一種製衡之術,讓處所相互產生衝突,以此建立中心的權威。

郡太守和縣令身邊的首要職位都是中心任命,隻要少部分無關緊急的打雜小吏能夠自行辟召。

這是郭鵬創業以來的端方,建立魏國今後被強迫複刻,代替了東漢的處所郡縣自行辟召。

如許一來便能夠極大的增加辦事效力了。

他命令擴編吏部官員數量,在每個州的州治所扶植中心吏部分部,各派人常駐,能夠就近措置每個州的野生作動,最後彙總到中心吏部做備案和考覈就好了。

“陛下要任命臣為刺史?”

郭或人向來不以為世上有分身其美的事情。

這一權力屬於中心,屬於吏部。

“子敬,你是明白我的,我用人,不是那麼看中資格,隻要我感覺你合適,你就是合適的,這些年,我把你放在很多職位上,看到你所做的事情,我感覺非常對勁。

他們以為如許一來中心壓力太大,村鄉之長就不說了,竟然連一個縣中佐官都要親身安排,對處所的乾預未免過火。

就近地區還好,來往不會那麼艱钜,如果天南海北的,來往艱钜,破鈔時候,任免不便,實在倒黴於中心統治,建議還是遵循東漢期間來。

一向到縣令縣長另有底下的鄉長村長,現在都是中心派專人去任命,登記造冊,冇有例外。

魯肅一愣,頓感驚奇。

典範的例子,現在混的風生水起的太史慈就是當年捲入了青州刺史和東萊郡太守之間的政治鬥爭而被迫去遼東出亡的。

這一行動就處置實和名義上一起確認刺史是郡守的明白下級。